西南大学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抓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构建专业、学业、职业、产业、事业“五业融通”就业育人新模式,营造“围绕就业育人、利用就业育人、就业检验育人”人才培养新生态,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高校青年力量。
一、推进专业对接产业,深化产教合作。把专业对接产业作为“五业融通”之源,推动专业建设深度适配产业发展需求。一是建立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制度。定期邀请行业企业诊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紧扣产业新发展新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完善培养目标、改进课程设置、改善实习实训。加强对接重庆市布局“416”科技创新战略、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产业行动,为建设现代化新重庆提供更强人才支撑服务。二是持续深化“访企拓岗”行动。将重心放在人才培养叩门问需、叩门问计上,坚持书记、校长和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示范、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责任跟进、学科专业负责人和辅导员重点走访,明确每人走访行业企业不少于10家的目标任务,实行走访计划备案、走访成果登记、任务完成考评的目标责任制,2023年全校走访企事业单位超过2367家。学校“访企拓岗”以重庆市企事业单位为主,促进毕业生近1/3留渝就业创业。三是抓深抓实就业跟踪调查反馈。规范建立应届毕业生、毕业5年、毕业10年毕业生就业发展跟踪调查3个序列和用人单位年度调查制度,不断完善调查调研模式,严格调研成果反馈和问题整改制度,每年坚持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二、推进职业检验学业,深化学业指导。把职业检验学业作为“五业融通”之核,推动学生立足专业、对标职业、瞄准岗位培育学业能力。一是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打造全学段覆盖、全环节指导、全过程管理的职业规划教育链条,开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必修课,开设40余门更具特色的职业发展选修课,打造新生“生涯第一课”活动品牌,建设“特色生涯咨询室”,指导学生运用职业规划理论与实践,联通学涯与职涯,高质量匹配学业养成与职业要求。二是抓好职业规划大赛。每年开展院、校两级职业规划大赛,组织参加重庆市、全国职业规划大赛,按照广覆盖、深参与、重实践的目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就,2023年学校有5名学生进入市决赛,有2名学生代表重庆市跃进全国总决赛。三是办好职业发展辅导。分专业、“菜单式”、案例化开展职业发展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活动,深入剖析职业和岗位学业能力要求,指导学生针对性发展学业能力,2023年辅导活动覆盖学生4800余人次。四是用好校园招聘“活教材”。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校园招聘丰富、真实的各类岗位招聘简章材料,指引学生对照检验学业能力培养方向。
三、推进事业升华就业,深化价值引领。把事业升华就业作为“五业融通”之魂,推动学生学榜样立标杆、树理想强信念,以事业憧憬激发学习就业澎湃动力。一是加强就业思政教育。将就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强化就业思政观念,推动就业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党团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抓实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主题教育,围绕重庆推进西部大开发、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开展市情市貌教育,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融入建设现代化新重庆的发展机遇之中。二是加强榜样励志活动。注重言传身教、现身说法,经常性邀请成功校友、行业精英进校园举办报告讲座、开展交流座谈,定期举行“优秀毕业生”“先进青年标兵”展览展示,每年开展励志活动50场次以上,以榜样力量激发学生的事业心、上进心、自信心。三是加强先进场景观摩实践。持续举办“就业夏令营”“科创参访团”“生涯人物访谈”等活动,持续实施“千人千岗就业见习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组织学生深入重庆先进制造企业、科创领军企业、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等事业高地体验实践,以生动场景激励学生学知识、强能力的内生动力。
四、推进育人平台打造,深化数字赋能。把打造高质量就业育人平台作为“五业融通”之基,推动建设数字化、多样性、高能级的就业育人载体。一是推进建设就业育人知识资源库。坚持“内容为王”,围绕“五业”链接学生就业开展深入调研,点面结合挖掘就业育人知识养料,建设需求端知识资源库支持就业育人运用。二是优化升级“AI智能云就业服务平台”。持续配强技术团队,加强大数据归集应用,强化育人资源汇聚耦合,扩充就业育人板块,延展应用服务对象,赋能提高就业育人的效率、精度和质量。三是加强就业人文组织建设。注重组织载体建设,加强就业文化涵养,大力开展就业育人主题班团活动,支持就业创业类学生社团建设发展和开展就业研讨沙龙、参观调研、激励团建等活动。高质量建设“学生就业服务团”,办好就业形象大使选拔等活动,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四是拓展打造就业育人新媒体。培育就业知识传播团队,办好公众号、短视频、直播课,更强发挥新媒体跨时空、实时性、交互性和受青年学生钟爱的优势,增强就业育人的亲和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
五、推进保障机制建设,深化协同联动。把保障机制建设作为“五业融通”之要,推动形成高位统筹、校院联动、部门协力的就业育人格局。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校、院两级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及学院党政联席会定期研究推进就业育人工作。完善责任体系,细化目标任务,建立健全总结、汇报、约谈等制度,压紧压实育人责任。二是加强协同联动。织密就业、教务、学工、团委、科技、校友、校地合作等职能部门的协作网,汇聚思政教育队伍、专业教育队伍、就业工作队伍等育人力量的联动力,夯实“学校—学院—年级—班级—学生”的育人链,上下贯通、一体联动推进就业育人。三是加强制度支撑。出台实施《西南大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就业工作“十大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西南大学关于健全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的若干举措(试行)》《西南大学教学科研单位事业发展关键目标业绩考核毕业生就业指标评分细则》等制度,有力支撑就业育人工作落实落地、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