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发挥农业学科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小院建设,践行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第一,聚焦“下得去”“能吃苦”,高质量推进人才培养。一是发挥农业科技优势布局人才培养向深走。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小院工作,依托国家战略需求和学校办学特色,41个科技小院成功入选教育部等三部门支持建设名单,遍布重庆、四川、广西、贵州4省30余个区县。组织8个涉农院系100余名师生常驻科技小院,服务西南山地农业生产一线,涵盖蔬菜、柑橘、柠檬、水稻、油菜等领域。二是推动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向实走。设立“科技小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项,每年招收30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生产一线,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科研导向与问题导向的深度融合,激发其扎根乡土、“自找苦吃”的热情,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小院学生获第一届科技小院大赛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被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评为“优秀研究生”。小院人才培养模式典型经验获2022年全国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成果奖两项。
第二,聚焦“真问题”“新模式”,高标准赋能科技创新。一是针对“真问题”精准发力。根据西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让科技创新更接地气,让问题解决更对症下药。根据西南地区作物绿色生产“卡脖子”问题,“贵州湄潭茶叶科技小院”“四川丹棱桔橙科技小院”等8个科技小院研发最佳养分管理技术、酸性土壤改良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果园绿肥技术等绿色生产单项技术30余项;培育全桑枝食用菌17种、全桑枝药用菌1种;创制绿色新型肥料产品10余个,集成蔬菜、柑橘、茶叶等全产业链绿色生产技术模式6套。二是开创“新模式”赋能发展。创新生产模式,“重庆大足油菜科技小院”通过连续两年在大足安排多个品种不同播期、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方式的试验,找到最适合本地区主要油菜品种绿色高效生产模式,制定对应的生产技术规程。创新数智模式,“重庆潼南柠檬科技小院”紧跟数智化发展趋势,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智慧农业发展,针对高需、高价值农作物生产过程中长期面临的爆发性害螨难防治问题,成功研发田间绿色防控“螨抑”技术,首创微信小程序智能监测害螨发生及田间快速选药试剂盒,做到精准预测、科学选药。
第三,聚焦“广传播”“宽辐射”,高水平服务乡村振兴。一是多形式开展技术宣传培训。面向全体农户开展有组织的科技培训与实用技术服务,回应农业农村现实关切,力求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组织线下培训、田间观摩会与展览宣传活动400余场次,培训农户1.1万余人次;“重庆万州榨菜科技小院”编制出版《主要蔬菜作物应急栽培技术》,分发农户100余册;通过在智慧农技协平台上传工作日志、科普图文与视频资料等形式,扩大科普服务边界范围,切实发挥科技小院辐射带动农户作用。二是协同助力乡村融合发展。“重庆梁平水稻科技小院”依托地方政府平台资源,借助地方龙头企业在产业、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在帮助农民种出好稻米、卖出好价钱的同时,同步推动扈槽村生态、组织、人才和文化融合发展。“重庆铜梁蔬菜科技小院”“重庆铜梁桑蚕科技小院”助力铜梁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打造城乡文化名片,有效推动铜梁区乡村建设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