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长江师范学院坚持把特色发展作为建设一流的基础,聚焦“四新”建设内涵,把“四新”建设全面融入学校“举师范旗,走应用路,创特色牌”发展思路,聚力打造人才培养新亮点、内涵建设新品牌。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走实办学特色路。依托“一山两江”学术地标,建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等一批省部级人文社科智库和研究基地,建立三峡库区特色作物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长江上游龙眼荔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大批省部级重点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形成了一批具有身份标识性的成果,调整了一批具有区域科研特色的专业和育人项目,大力开展微纳光电、微纳芯片、智能感知等“卡脖子”项目攻关,深入推进“绿色研究”“民族文化研究”“武陵山区域发展研究”,广泛开展百名科技专家“进园入企”行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充分彰显“扎根祖国大地”的长师担当。2022年,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3项。学校教师团队培育的高山青菜头品种“高山青”作为全国首个高山青菜头品种通过农业农村部作物新品种登记。
二是坚持应用转型,走好应用创新路。紧紧围绕区域发展需要、行业发展需要,持续聚焦实践教学核心环节和应用创新提质目标,出台《关于开展“四新”建设七大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重大教改项目暨成果培育计划(2022-2025)》,推进“四新”建设与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堂建设、一流人才培养、一流教学管理有效衔接,不断拓展实践育人方式,加强学生竞赛能力训练,“一院一品牌,一院一竞赛”良好形势不断巩固。与“两群”地区共同举办创新实验班、订单班,深度融合科技、产业等元素,着力培养适应行业和产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卓越新闻工作者、卓越农学工作者等尖端人才。2022年,3个专业成功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挂牌市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成立新工科“试验田”慧谷湖科创实验班。
三是坚持发扬传统,打造师范新品牌。聚焦国家战略需要和学科交叉融合内涵,主动构建“一主三新”专业格局,探索设计多学科融合、综合性适应、全方位培养的课程体系,把铸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品质作为人才培养的底色基础,把“以师为师,师从师出”的师范特质植根所有学生,推动新时代教师教育与“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相互融合,提升学生品德示范、行为示范素养。主动参与新时代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构建,同步推进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和卓越教师培养,广泛开展校地合作、校校合作,推进资源共享、交流互进,推进“U-G-S”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不断提升教师教育培训效能和育人效能。2022年,成为重庆唯一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重点支持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