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门动态 > 高校信息

重庆警察学院服务公安行业需要努力培养“一带一路”非通用语种涉外警务人才

日期: 2022-03-14
字体:

重庆警察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重庆时提出的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焦公安行业对一带一路非通用语种涉外警务人才的迫切需求,以校局一体、校校合作、校系协同为着眼点,与四川外国语大学合作,积极探索双校园”“双师资”“双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人民公安事业急需的涉外警务人才。

一是校局一体,主动服务公安实战需求。立足公安教育,始终坚持为公安一线服务的办学目标,高度重视公安行业作为毕业生主要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反馈意见,贯彻实战有所需、教学必有应的警务人才培养理念。找准发力重点,出台《业务调研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利用寒暑假时间常态化系统化开展全员、全部门、全方位调研季机制,主动作为,全面系统掌握公安行业的时代需求,确保人才培养精准服务公安一线实战。凝练培养方向,通过对一带一路涉外警务工作相关的治安、刑侦、出入境等公安业务警种进行系统深入调研,将培养既掌握一门非通用语种又具备公安专业能力的涉外警务人才作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切入点,组建一带一路涉外警务人才实验班,校局一体化、全方位共同开展师资队伍、课程、教材体系、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以及教学改革研究,建立健全基层实践、挂职锻炼、交流任职等多种形式的校局人才交流机制,形成资源共享机制,推动校局信息资源统一整合和按需共享,实现校局优势资源互补,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校校合作,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聚焦培养难点,针对公安机关在一带一路国际警务合作、出入境管理、打击跨国(境)犯罪中缺乏非通用语种涉外警务人才的现状,通过深入分析和研判,确定以乌克兰语、意大利语、波兰语、缅甸语、越南语、泰语、马来语、印地语、朝鲜语为学习语种。形成合作协议,充分利用四川外国语大学非通用语种教学资源优势,本着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原则,签订《联合培养一带一路卓越警务人才合作协议》,明确选派学生人数、学习专业及期限、学习内容及成绩、学籍管理、学习费用、学生待遇及管理等方面具体事项。创新培养模式,尊重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规律,构建起双校园(即第12学年侧重学习非通用语种,第34学年侧重学习公安业务能力)、双教学(即双方高校均派出优秀师资共同培养)、双能力(即通过大学4年的共同培养,使得学生既掌握一门非通用语种又具备公安专业能力,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运用,形成“1+1>2”的效果),创新举措得到重庆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高度认可并获批立项。

三是校系协同,努力培养卓越警务人才。建立协同机制,出台《一带一路警务人才培养工作方案》,明确校系两级相关部门在签署协议、选拔学生、跨校学习、学分认定、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任务,落实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形成具体工作方案,完善细则,抓好落实。细化管理措施,学生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学习非通用语种期间,派遣专职学管干部,督促落实警务化管理规章制度,牢固树立警察意识,以预备警官的各项要求进行严格规范。探索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选择优秀教师通过线上教学、个别座谈、集体学习等方式进行公安专业课程辅导,确保离校不离学。注重心理育人,针对选派学生课业压力较大、学习身份特殊等情况,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定期进行座谈会,及时疏导学生学习压力,解决学生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确保选派学生能够安心读书、学有所得。加强师资培养,充分挖掘校内具有一定非通用语种水平的师资力量,精心制定培养计划,加强与涉外警务相关警种的对接,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别研究培育力度,开设具有鲜明公安特色的必修、选修课程(群)。


   主办: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

ICP备案:渝ICP备1100197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05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248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