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门动态 > 高校信息

重庆理工大学多措并举营造引才聚才“强磁场”

日期: 2021-12-01
字体:

近年来,重庆理工大学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首要位置,深入贯彻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立足深度服务重庆市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敢于打破常规、先行先试,重磅推出促进人才发展20,着力营造引才聚才强磁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一是种好“梧桐树”,着力用事业平台吸引人才。实施学科对接产业计划,将所有学科全面对接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信任为基础实行揭榜挂帅,不拘一格广纳四海英才。论文、奖励、职称、人才称号等不再作为人才引进的依据。配套打出特殊学科特殊政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等吸引人才的组合拳,形成完整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体系。依托重庆市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工作站和海智工作站,为一批高层次拔尖人才量身打造事业发展平台。3年来,先后吸引中国工程院一批学科领军人才加盟;从哈佛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引进高水平青年博士300多名。同时,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兵工背景的本科院校,学校以军民融合、产教融合为契机,强化军地协调、需求对接,探索推进军民融合,着力实现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共建共享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西南兵工局联合成立产学研合作委员会,先后承接完成长安集团、大江集团等军工企业科研项目70余项,校企共建共享高层次领军人才100多名。

二是建好“储备池”,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实施青蓝结对传帮带计划,安排青年教师加入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为青年教师配备思想学术双导师,帮助其凝练研究方向、练好基本功,做好职业生涯系统规划,确保人才队伍后继有人。支持青年人才自主组建团队, 鼓励组建跨学科、跨单位的学科交叉团队以及产教融合团队,对实施效果优秀的团队给予奖励。开通青年教师立项绿色通道,在学校组织的各类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项目及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拿出不低于40%的比例,定向支持青年人才。对外推荐的教学、科研类项目及人才计划项目等,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青年人才。支持青年教师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给予从事博士后研究的青年人才两年16万元的专项补贴。支持青年教师到地方政府、企业顶岗锻炼,给予专项补贴,引导青年人才走进工厂、走进产业园、走进企业,开拓其专业视野、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三是搭好“成长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培养体系。学校通过实施金字塔式培优资助计划,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发展体系,造就了一批批教学科研梯队人才。立足人才成长规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岗位类别的人才,建立国家级、市级、校级、院级四位一体培训体系。采取集中与分散”“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方式,实施助教培训工程、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工程、骨干教师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海外进修培训工程等。每年选派不低于20%的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实现全体教师在一个周期之内100%轮训,确保每一位教师都能通过某种方式实现知识更新。设立专项经费,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鼓励教师到国际学术组织、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内学会、协会、研究会等担任学术职务。优化整合人才培育计划,健全人才培养支持体系,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或具有较大培养潜力的人才中,择优遴选士继英才优秀科学家领军人才教学名师青年人才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批教学科研梯队人才。对入选人才,设立专家工作室,采取一人一策、目标导向、结果考核方式,通过重点帮扶、精准培育,帮助各类人才尽快入选国家和重庆市重点人才项目。学校培训工作受到教育本科审核评估专家的高度肯定和认可,并于2020年实现人文社科类国家级人才和字号国家级人才零的突破。

四是设好“后勤部”,积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尊重人才个性发展,实行人才多元考核。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对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不同岗位类别的教师,建立各有侧重、与岗位职责匹配的评价体系,对新进博士,进校3年内主要考核其科研业绩;对57岁以上老教师,各二级学院结合学院实际自主设置业绩考核内容;对国家级人才、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学成果奖第一完成人,在两个聘期内实行业绩免考核,同时,排名前3的团队核心成员,在一个聘期内免业绩考核。对省部级教学、科研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在一个聘期内免业绩考核。建立教职工全口径业绩登记制度,协同提升人才管理服务效能。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建立完善学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上下协同、互相联动、共同发力、协同推进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建立校领导、处级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人才的工作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人才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人才更好更快发展。在学院设置科研财务助理岗,协助教师管理经费,处理科研财务中的事务性工作,将教师从繁琐的财务事务中解放出来,全心全意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产出更多的成果。


   主办: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

ICP备案:渝ICP备1100197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05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248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