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科技创新的趋势和规律,坚持以“立足地方,面向应用,突出特色”为原则,大力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不断创新机制体制,努力激发治理活力,多措并举推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第一,建立充分释放研发活力的体制机制。一是探索建立“面向市场、接轨市场、具有高度灵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学校先后制定《专职科研人员考核细则》《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规章制度,强化以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鼓励教师走出校园、深入企业,开展合作研究、技术帮扶,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二是探索建立科研容错机制。对风险多的重大科研项目少“硬性指标”、多“弹性目标”,对原始创新和前沿风险项目给予长期稳定财政支持。三是探索建立新型财务管理机制。通过建立新型财务管理机制,财务报销实现从事前预算向事后监管转变,减少对科研项目的直接干预。四是探索横向科研项目激励机制。对承担横向科研项目人员,在晋升职务职称、评优评先、绩效考评等方面与承担纵向科研项目享有同等待遇,且视为完成相应级别的纵向科研项目。五是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科技成果转化的95%收益分配给项目组,项目负责人获得收益份额不低于总额的50%,且不纳入个人绩效工资总额。
第二,建立合作共赢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一是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新模式。着力打造“一个智库、二个基地、三个平台”,即高校区产业智库,企业家培训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基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平台、高端人才集聚平台,如学校与市科学技术局共建“重庆市智慧康复养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0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平台,不断强化理论与实践交流,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帮助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为地方社会、行业企业发展服务。二是探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机制。落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博士后管理工作细则,完善博士后工作管理制度,推进博士后工作规范化,落实科研项目计划和资金配套,先后引进3名高层次人才进站开展健康与养老工程的科学研究。三是建立“以二级学院创客中心为基础、学校城市星光众创空间为核心、校外众创空间为出口”的三级创新创业孵化机制。每年重点选择20家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小巨人”企业在研发平台深度孵化培育,已成立重庆云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30家科技企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已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打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渠道,助推健康养老、智慧物流等产业的高端技术成果转化。近3年,与企业联合申报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00余项,实现成果转化120余项,授权国家专利530余项,承接科技开发、科技服务项目150余项,合同到账经费在1500万元以上,为企业产生9800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三,构建民政事业传承创新的服务平台。一是开展课题研究。先后开展《中国长期照护保障需求研究》《养老护理员人格及心理素质研究》等60余项课题研究,为推动地方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二是编制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行业标准。先后完成《重庆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重庆民政蓝皮书—2019 年度民政事业发展报告》等20多项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公共事务管理专业教学标准》《重庆市和谐示范社区评价指标、和谐示范村评价指标》等10余项行业标准,为各级民政部门改革创新建言献策。三是出版教材著作。先后出版《社会工作导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手册》等40余部教材著作,为应用研究打下坚实理论基础。四是广泛参与地方民政事业发展活动。依托各级民政局和社会工作组织,策划社会工作、养老服务等系列民政专题片,为民政企事业单位完成各类咨询服务1000余人次;先后邀请国内专家、学者来渝举办养老服务、社会福利和殡葬事业等多种专题研讨活动。通过课题研究、咨政建议和社会服务助推地方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第四,搭建师生服务地方的创新创业平台。一是构建以“‘城管众创空间’为引领,二级学院‘微创空间’为主体”的“1+N”创客空间集群。2016年,学校成立“城市星光众创空间”“U客众创空间”“e客众创空间”。同时,各二级学院也成立“梦工场”“网商园”等80多个小型创客空间。二是设立大学生科技孵化基金,举办“1+N”创业孵化大赛,支持科技孵化项目,开展虚拟创新班。近3年,学校成功孵化“喧哗文创”“安食购”“宅造”等近30个科技型实体企业,涌现出18 位教师创业典型,吸纳学生3000多人次参与,团中央分别授予学校学生吴洪邦、陈科霖“践行工匠精神先进个人”特别奖。“城市星光众创空间”“U客众创空间”“e客众创空间”多次在市众创空间绩效考核中获“优秀”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