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坚持把思政课当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来抓,做强“一体”(核心必修课),做活“两翼”(校本特色思政课和素质拓展选修课),做优“三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一体两翼三元”大格局下,系统推进思政课建设“四大工程”,思政课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是“内涵提升工程”为基础,使思政课“实起来”。深入推进思政课政治向度、价值向度、学理向度、知识向度、生活向度建设,引领三观正心、信念铸魂、道德强筋、文明修身。严格执行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备课提质量。由资深教师和骨干教师领衔,形成若干教研小团队,定期开展“同课异构”“一课多讲”交流研讨与示范讲授活动。在贴近学生思想、专业和生活基础上,鼓励教师开展研究型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学术含金量和价值净含量,以学理讲政治,坚持“内容为王”,杜绝“花拳绣腿”。
二是“教法创优工程”为驱动,使思政课“活起来”。 积极探索“魅力城职”特色思政课堂。通过双主持人教学模式,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衔接,邀请出国访学教师开展“一出国更爱国”主题分享交流会。邀请全国及本地模范人物开展“榜样的力量”系列访谈录。邀请优秀校友开展“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校友畅谈沙龙。邀请法律专家开展“法治中国”系列课程。邀请援鄂医护人员和学生志愿者开展“讲战‘疫’故事、品中国 ”活动等,实行 “案例式”“情境式”“互动式”教学方式,通过“探究式”“说理式”“思辨式”的对话风格,综合音、图、影等“动态化”的课堂呈现,师生间的认可度和好评度不断攀升。
三是“实践品牌工程”为突破,使思政课“亮起来”。积极推进思政课“四维课堂”实践教学改革,实现“域”味浓厚、形式灵活、实效凸显、成果出圈。紧紧围绕“三朵花”——即“革命之花·映山红篇”“希望之花·迎春花篇”“盛世之花·牡丹花篇”系统设计和实施实践教学,以“思政课小课堂”为圆心,“网络微课堂”“校园中课堂”“社会大课堂”为外围,综合开展研究型实践(研习)、体验式实践(践习)和赏析型实践(观习),建立起资源、素材、团队等相互支撑的“四维课堂”实践教学小型生态系统,倾力打造“花香蔓漫”品牌实践教学活动,借花之喻体现思政课兼具“视觉之美”“嗅觉之美”。
四是“师资培优工程”为抓手,使思政课“强起来”。扎实推进“内培外联”式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实现名师引领、项目驱动、团队共育、多元集群。研究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提升行动方案》,优化培养模式,创新培养举措,丰富培养资源,压实培养责任,推进思政课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化、规范化。制定详细的教师培养培训五年规划,目前已基本实现培训学习全覆盖,骨干教师分批分层开展实践研修活动。建立“传帮带”“以赛促教”“年度台账”“评价反馈”“成果激励”等工作机制,在团队内部营造出团结协作、同频共振、创优争先的良好氛围,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战斗力得到显著提升。学校思政课教师在重庆市202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决赛独立院校和高职高专组获得特等奖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