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高校信息

重庆工业职院多举措探索科技创新发展之路

日期:2020-11-09

一是建立健全科研管理体系,激发师生科技创新活力。完善《科(教)研工作量认定及奖励办法》等成果奖励体系,把科学研究、横向技术服务纳入奖励、职称评审等范畴。架构《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等平台管理体系,促使各级研究平台健康发展。出台《科技创新团队培育管理办法》等团队管理体系,提升团队活力和凝聚力。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办法》等成果转移转化管理体系,下放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制定《骨干人才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最大程度发挥教授、博士等骨干人才的科研引领力,规范骨干人才项目经费使用。

二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实现科研精准服务产业集群。建成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和重庆市汽车动力系统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个市级工程中心,开展“前端”产品设计与测试、工艺研发等应用基础研究。建成模具制造重庆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用技术推广中心、电气自动化重庆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用技术推广中心、化工污染防治重庆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用技术推广中心(培育)等3个市级新技术推广中心,为企业新技术消化吸收及推广、成果转化等“中末端”生产、制造提供研发和技术服务。建成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巴渝民间工艺研究院、桃源大道工作室、侨东美重工药物化学研究所等9个校企共建产品研发平台,积极为中小微企业特别是两江新区企业产品开发与产品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咨询服务。成立成果转移转化办公室,建成百创转化中心,为全校师生及周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及管理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

三是打造人才队伍,完善科学研究智力支撑。聘请上海交通大学、广汽传祺等知名院校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和市级平台学术委员会委员,为学校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成果转移转化出谋划策。实施骨干人才专项计划,发挥教授、博士的技术技能引领作用,专项计划实施实现由“单兵出击”向“团队作战”转变。以研究平台为基础,组建14支科技创新团队,围绕行业企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通过对团队、人才的稳定支持,学校先后取得重庆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辩证特征及其价值研究创新团队市级创新群体1个、市级创新创业团队1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