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日期:2025-03-18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职责。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党政主要负责人主持会议研究法治工作5次,印发2025年全市教育政策与法治工作要点》,系统部署法治工作重点任务,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有关重大问题和督察反馈问题,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统筹安排和协调推进。二是开展述职述法。将法治建设履职情况纳入主要领导、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年终述职重要内容,切实落实领导班子及成员年度考核述职述法制度。三是加强理论学习。建立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定期学法制度,邀请法学专家开展法治专题讲座,推动领导干部集中学法4次,带头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市委关于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求,不断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四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以党建统领“八张报表”“八张问题清单”“五项机制”为抓手,健全台账管理、动态跟踪、限时办结、督查问责、“回头看”等措施,确保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起草市委党内规范性文件1件,向市委办公厅报送备案党内规范性文件4件。五是自觉维护司法权威。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要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裁判文书执行率100%,司法建议、检察建议办理回复率100%。无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等违规情况发生。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是加大宣讲力度。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市教育系统2024年度普法宣传重点内容,深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培训、研究阐释、宣传教育,用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市级专家宣讲团,持续开展集中宣讲等活动,发挥好各类普法阵地平台作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1300余场,参与师生21万余人。二是深化理论研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年度项目指南立项重点,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加强研究阐释,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立项54项。三是深入落实“三进”。各高校坚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高校法学类专业《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开课率达到100%。其他院校、专业通过开设公共选修课、大讲堂等形式,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人才培养全过程,确保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三、不断深化依法行政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地方立法。完成《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办法》草案起草工作,推进《重庆市学前教育条例》立法调研,启动《重庆市校园及周边安全管理办法》立法工作。二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把合法性审核关,开展规范性文件、涉企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废止文件20件,6件行政规范性文件报市政府备案。三是加强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对1634件发文进行清理,在发文前纠正涉公平竞争问题的稿件1件。四是依法办理涉法涉诉案件。办理行政诉讼案件2件;办理司法建议、检察建议2件;依法办理高校学生申诉案件1件,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一是推进“简政放权”便民利企。严格执行行政审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最大程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的限制,简化教育类政务服务事项的审批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二是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提高效能。制定2024年度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计划,组织区县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监督管理,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提高监管效能。三是加强“服务清单”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权责清单、服务清单,新增“学生入学信息采集”“高考成绩查询”等便民服务事项18项,切实回应群众需求。四是抓好“一件事一次办”典型应用建设。积极协调市级相关部门,做好跨部门数据共享、系统协同、流程再造,教育入学“一件事”被国务院办公厅选树为“高效办成一件事”典型案例并在全国推广。

五、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工作

一是完成教育行政处罚事项颗粒化。根据“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要求,将84项校外培训机构监管领域的行政处罚事项划转至市市场监管局,完善《重庆市行政执法事项目录(教育)》。二是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加强法治培训与考核,组织27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市级部门行政执法通用法律知识考试。三是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加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全市各区县对校外培训机构违规行为开展集中专项整治,依法查处违规办学行为。

六、强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

创新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升未成年人普法质效。一是做好“一个品牌”,扩大普法影响。组织第九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全市各区县、各高校遴选359名学生参加市级宪法演讲比赛和法治素养竞赛,在全国总决赛中,市教委获最佳组织奖,重庆代表队荣获法治素养竞赛团体二等奖,演讲比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全市300余万名大中小学生参加“宪法卫士”网络法治知识学习测评活动。二是上好“一堂课”,拓宽普法范围。联合相关部门举办“莎姐守未”法治安全第一课、“共护未来、快乐暑假”中小学法治安全课等活动,加强学生防性侵、防欺凌、防溺水、防网络沉迷等法治安全教育,网络播放量超过6500万,切实做到早教育、早警示、早防范。三是开展“一项行动”,聚焦重点对象。开展未成年学生防性侵专项行动,紧盯特殊群体学生,坚持“一人一策一专班”精准编织立体式“防护网”。市教委创新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案例荣获2024年度重庆市精准普法工作最佳实践案例。四是办好“N个活动”,创新普法形式。印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4年教育系统普法宣传活动的通知》(渝教策发〔20247号),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莎姐进校园”“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小公民法律课堂”等普法活动。联合市高法院、团市委举办第二届“小公民”法治故事漫画大赛,44万余名学生参加,遴选近300件优秀作品现场展出,接待参观市民1.5万余人,央视新闻“正直播”进行全面报道。五是建好“一批共享场馆”,突出实践教育。新增15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共享场馆,现有27个共享场馆覆盖25个区县,近10万名学生开展体验式、情景化、实践性法治教育。六是树好“一批典型案例”,加强示范引领。遴选40余个依法治校典型案例,强化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举办教育法典编纂研讨会暨重庆首届教育法治论坛,推广典型案例,不断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市教育系统4个单位、3名同志被评为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通报表扬为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和个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