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 > 其他公文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2024年宏志助航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训工作的通知

各高校: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决策部署,强化高校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精准帮扶,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部在中央公益彩票基金支持下实施了“宏志助航计划”项目。为进一步扩大帮扶成效,帮助更多毕业生实现就业,我市在教育部宏志助航计划的基础上,2024年继续实施宏志助航计划地方计划。现就开展此项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及时间

参培对象主要为2024届、2025届有就业意愿的低收入家庭尤其是脱贫家庭普通高校毕业生,可适当吸纳部分其他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参训。各高校要在保证2024届毕业生应培尽培的基础上,再组织2025届相关毕业生。培训时间为20245~11月。

二、培训人数及资金来源

    2024年国家宏志助航计划培训人数为3600人,我市地方配套计划为4400人左右。各高校指标分配严格按低收入家庭学生比例确定。国家宏志助航计划的资金由中央公益彩票基金统一划拨至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文理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和重庆三峡职业技术学院这6个国家级培训基地。地方宏志助航项目计划的经费按照国家计划相同标准(825/人),由教育经费和市人力社保局支持解决;其中:教育经费安排部分可由各学校按规定计提的校内学生资助资金或学生就业经费等统筹安排,由各送培高校划拨基地高校;市人力社保局支持资金,按培训后留渝就业创业人数据实划拨至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三峡学院和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5所市级培训基地高校(各培训基地培训人数及经费安排见附件)。

三、培训方式

培训分集中培训和网络培训两种方式。

集中培训:国家宏志助航计划和地方计划按照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师资和教学模式同步组织实施,资金使用和管理等标准统一,要求一致。每批次培训时间为五天,每班次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80人。培训内容可以在完成教育部规定课程基础上,结合培训对象特点进行拓展,新增培训内容符合能力提升培训要求并严格审核。培训讲师以市级就业创业专家库、教师课程大赛获奖优秀教师选派为主,各基地高校根据学生实际,安排政治素质高、就业指导能力强、具有丰富行业企业经验的师资作为补充,自选师资要保证课堂教学正确导向。培训方式原则上采取线下培训,学生组织、教师对接和培训实施由基地所在高校协调落实。

网络培训:确有意愿参加但无法安排集中培训的学生统一组织到网络参训,网络培训平台网址:https://hzzh.chsi.com.cn

四、工作要求

(一)认真做好组织工作。宏志助航计划是帮助困难群体毕业生树立求职信心,提升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统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培训。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宏志助航计划校级项目。各基地高校要认真落实项目有关要求,整合校内就业资源,聚焦学生需求,细化服务,全力做好协调对接和组织实施工作,确保项目取得实效。对此项工作完成情况,将列为各高校党建、事业考核内容。

(二)不断强化指导服务。市就创中心、市人才中心要充分整合市级专家资源,做好师资保障,确保培训质量。要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的指导服务,加强对基地高校的培训评估,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各基地高校要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培训经费,做好联络协调,确保工作正常推进。要为参训学生提供后续就业指导服务,促进这部分毕业生充分就业。各送培高校要确定工作负责人和具体联系人,主动配合支持培训基地高校工作。

(三)突出就业导向。各基地围绕培训学生留渝就业创业情况、就业质量、就业成效、就业情况统计分析等内容形成专题报告,交重庆市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服务中心、重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汇总后报主管部门。其中,人社部门支持资金开展的培训任务,要围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工作目标实施。培训基地高校应于次年830日前,提交培训学员花名册、项目执行情况、就业情况统计表等材料,由市人才中心核实验收。

(四)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各高校要加大项目宣传力度,积极动员组织低收入家庭学生积极报名参训。要加强对项目实施成效的正面宣传,体现党和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对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不断扩大项目的社会影响力。

(五)严格规范资金使用。此项目为国家公益项目,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各基地高校不得挪为他用,不得作任何截留、计提管理费等,项目资金使用不占学校总绩效盘子。因基地师资不足,由基地高校教师补位授课的,应按同等标准支付相应课时费。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重庆市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李娜,18623017763;重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谭雁鹏,15213657745

附件:重庆市2024年宏志助航计划指标分配及高校对接表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613日                     


附件

重庆市2024年宏志助航计划指标分配及高校对接表

基地高校

送培高校

培训
总人数

教育经费列支培训人数

人社支持经费培训人数

重庆大学
(国家)

重庆大学

200

60


四川外国语大学

90

30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120

30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140

30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170

50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50

10


770

210


西南大学
(地方)

西南大学

200

90

110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150

60

90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150

60

90

重庆移通学院

200

80

120

700

290

410

西南政法大学
(地方)

西南政法大学

200

90

110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120

50

70

四川美术学院

50

20

30

重庆科技大学

130

60

70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0

90

110

700

310

390

重庆师范大学
(国家)

重庆师范大学

200

60


重庆医科大学

140

30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120

30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150

50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120

20


重庆工信职业学院

10

0


740

190


重庆邮电大学
(国家)

重庆邮电大学

150

40


重庆工商大学

150

30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150

30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110

20


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

90

15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

90

15


740

150


重庆理工大学
(地方)

重庆交通大学

100

50

50

重庆理工大学

150

60

90

重庆工程学院

120

40

80

重庆财经学院

80

30

50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70

30

40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70

30

40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50

20

30

重庆理工职业学院

60

30

30

700

290

410

重庆文理学院
(国家)

重庆文理学院

200

70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200

70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130

50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120

40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120

40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130

50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

40

20


940

340


重庆三峡学院
(地方)

重庆三峡学院

160

50

110

长江师范学院

160

50

110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100

30

70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100

20

80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

80

10

70

600

160

440

重庆电子工程
职业学院
(国家)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300

100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130

40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200

70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

50

10


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

90

30


重庆电信职业学院

50

10


重庆科技职业学院

60

20


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院

50

10


重庆健康职业学院

20

0


950

290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国家)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160

40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00

50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60

30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120

20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110

30


750

170


重庆工程职业
技术学院
(地方)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0

90

110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

80

40

40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70

30

40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80

40

40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70

20

50

重庆轻工职业学院

60

20

40

重庆护理职业学院

50

20

30

610

260

350

   主办: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

ICP备案:渝ICP备1100197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05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248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