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复函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804M/2023-00395 [ 发文字号 ] 渝教提函〔2023〕212号
[ 主题分类 ] 教育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教委
[ 成文日期 ] 2023-10-17 [ 发布日期 ] 2023-10-17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0990号提案的复函

于泽元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双减”与“延时服务”双向发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第0990号)收悉。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该提案对我们推进相关工作有积极作用和意义。经与市市场监管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217月“双减”政策发布实施以来,市教委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双减”的决策部署,推动“双减”工作在重庆大地生根开花。一是聚焦校内外减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把高效课堂作为落实“双减”重要突破口,全面推进卓越课堂3.0行动计划,让每个学生在校内学得好学得足。推进各区县全部建立校外培训专门监管机构,将校外培训治理纳入对区县的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全市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1539家,压减率达99.61%二是深化作业变革,提升作业设计水平。建立作业公示和督导评估制度,出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等12个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开展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评选活动,评选出精品作业设计1356个、先进作业管理经验96个,进一步提高教师作业设计、教学诊断的能力和水平。三是着眼民生需求,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坚持把课后服务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通过学生或教师走班方式,开设作业辅导、自主阅读、益智活动等课程,促进学生回归校园、教育回归初心。目前,全市41区县均已建立课后服务保障机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现“5+2”全覆盖,全市参与教师20.5万人、学生303.4万人,学生参与率98.33%课后服务从“无”到“有”,从“有”转“优”,不断向课后服务品质化、特色化提升。我市“双减”案例做法得到教育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充分肯定,典型经验被新华社、人民网、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多家全国主流媒体报道,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

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您提出的四项建议,市教委将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充分吸收,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聚焦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深入推动我市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因地制宜,完善多元化实施机制。市教委将进一步指导区县和学校按照“一校一案”“一案一亮点”要求,不断优化“双减”和课后服务实施机制,重点围绕时间安排、课程内容、师资调配、资源统筹、过程管理、质量评价、经费保障、安全管理等内容,结合城乡区域实际,分类实施,着力健全常态化、特色化、差异化的工作实施机制。

二是聚焦课堂,助推教育回归主阵地。进一步强化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加强特色教育探索,创新提升教学质量。按照《重庆市义务教育课程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全市中小学教师理解新课标、实施新课程、践行新教学、探索新评价、实现新成长提供行动指南。发挥教研机构、高校专家团队智库作用,深化卓越3.0课堂研究,培育自主探究、合作共享、互助共进的课堂学习新样态。

三是加强研究,准确把握减负提质规律。依托专业团队,强化教育政策的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创新,持续完善政策,提出更具操作性、针对性的细化措施,跟踪实施,动态修订。加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与服务,在国培、市培计划等项目中,把“双减”、课后服务、“五项管理”等作为专题内容强化研究和培训,通过专家解读、实地考察等形式,确保中小学正确理解“双减”内涵和目标,遵循“减负提质”内在规律,切实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四是强化调研,加强过程监督与管理。继续将“双减”作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纳入中小学校教育质量考评体系,加快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组织专家团队开展专项调研,全面了解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主体对“双减”落实情况的反馈,作为重要的决策参考。强化教育督导部门的督导检查,对“减负提质”成效进行跟踪监督,进一步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细处。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36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