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学校生涯教育与需求接轨建议的提案》(第0409号)收悉。经与团市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学生选择未来人生发展方向的关键期。在高考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甚至初中和小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更为重要。您提出的将拓展生涯教育内容的广度深度、推进生涯教育的体系化建设、促进生涯教育的大中学贯通实施等建议对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走深走实很有启发。
近年来,市教委高度重视普通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积极谋划,印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通知》,就普通高中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作出总体部署。具体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成教师培训全覆盖
将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培训纳入市教委2019年教师及教育管理干部市级培训项目。2019年12月25—31日,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学校共计260名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参加了由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承担的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教育发展规划与新高考以及学生发展指导政策解读,学生生涯发展之内外部探索,学生生涯规划测评技术与课程教学设计,学生生涯规划咨询与辅导训练,案例分享与实战演练。此项培训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参训教师进行综合考核,对完成培训任务、考核合格或优秀的参训教师按照有关规定颁发合格或优秀证书。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全市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教师专业水平。
二、建立学生生涯规划档案
为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市教委印发《重庆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渝教基发〔2018〕25号),推进我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方案明确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并将职业体验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记入学生个人成长记录档案。目前,我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已经正式上线,相关年级的学生已经将个人参加职业体验活动的内容填报进电子平台。
三、注重课程资源开发
为提高生涯课程育人质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生涯发展理念,促进学生增强生涯发展能力,市教委委托市教科院起草了《重庆市普通高中生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重庆市普通高中生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重点就普通高中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建议、课程管理与保障等做了详细指导。该课程指导纲要已经完成征求意见,下一步我们将适时印发。2018年,市教科院组织编写了生涯规划教育读本《生涯》高中全一册,由重庆出版社等单位出版。市教委将继续支持生涯规划教育读本编写工作,市教科院也将组织开展读本修订工作。为进一步丰富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资源,市教委立项建设了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累计立项建设生涯规划类精品选修课程20门,给予每门课程建设经费3万元。
四、稳步推进家校协同育人
大力推进家校共育,组织开展家长讲座或校友讲座,通过家长委员会等多种方式邀请不同职业背景的家长或校友走进课堂,介绍相关职业发展情况。深入推进与高校联合育人工作,邀请高校专家、教授定期为高中学生作大学专业选择辅导报告,每年组织400余名雏鹰计划学员到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与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引导学生立志做科学家。大力推进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工作,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认定,累计认定211家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丰富了学生职业体验渠道。加强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学校、社会组织联系协作,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职业体验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职业认知。如重庆一中在假期开展的“职业体验记”,部分学生走出温暖室内,走向乡间田园,走向街头市场,体验不一样的职业实践,让假期过得丰富而有意义。
市教委将进一步探索中小学职业教育与大学职业教育贯通开展,将大学的专业性、深度性、实践性融入中学生涯教育,不断提升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学生生涯规划自觉,拓宽学生生涯规划视野,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定基础,为培养全面发展又个性成长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3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