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江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中小学专任教师性别结构的建议的提案》(第1142号)收悉。经与市人力社保局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办好基础教育,根本在教师,关键在教师。市教委历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2年,全市中小学共有专任教师26.38万人,教师配置得到较大改善。一是结构不断优化,中青年教师成为主体。其中,中小学教师中45岁(不含)以下约占64%。二是教师素质大幅提高,高学历教师比例进一步提高。约99%的小学教师取得专科以上学历、94%的初中教师取得本科以上学历、99%的高中教师取得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男性教师10.5万人,占比40%。
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不平衡是复杂的社会问题,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们就业观念变化、就业选择等多方面原因都有关。近年来,市教委从多方面入手,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性别结构。
一、切实提高教师待遇水平
一是保障权益明确职责。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落实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维护教师职业尊严;保障和规范教师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解决对学生不敢管问题。规范各类检查、考核、评比、填表和各类社会性事务,清理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不合理负担。二是健全教师绩效工资激励机制。实施高校绩效总量动态调整制度,完善绩效分配实施方案,实施高校高层次人才激励性报酬。三是完善中小学绩效考核分配。推动绩效工资分配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艰苦边远地区学校以及班主任、寄宿制学校教师、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等倾斜,优化实施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政策,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待遇保障政策,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学校所在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四是支持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依法保障和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表彰奖励、业务培训等方面享有与公办教师同等权利,增强民办学校教师职业归属感、荣誉感和幸福感。推动民办学校建立教师收入动态增长机制。
二、调整优化教师招聘方式
一是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核招聘、校园招聘、专项招聘中,支持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学校,同一招聘岗位男女各设置一半。二是从2022年9月起,我市全面推行使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制定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新大纲全面测试考生基本素质、综合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专业技能水平等,笔试更加科学合理,且教师面试设置有试讲、综合面试等项目,考察更加全面。三是工资政策上给予中小学教师一定倾斜,各区县按照“与当地公务员奖励性补贴大体持平”的原则,统筹设立和适时调整义务教育学校超额绩效参考线,对艰苦边远地区和乡镇学校,落实了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乡镇工作补贴。
三、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市教委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努力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一是加大优秀教师表彰激励力度,建立在职表彰和荣誉退休制度。设立“教书育人楷模”“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组织开展特级教师、教学名师、重庆名师等评选。建立荣誉与奖励相结合的表彰机制,重点向贡献突出的教学一线教师倾斜,对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20年、10年以上的教师分别颁发国家、市级、区县级荣誉证书。完善教师奖励基金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奖教助学,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对教师出资奖励。二是加强优秀教师的选树和宣传,充分挖掘和发挥优秀教师高尚师德的感召浸染和辐射带动作用。近年来,组织“时代楷模”王红旭老师先进事迹报告会23场、举办第六届“重庆好老师”演讲比赛、开展“学党史崇师德育新人”主题征文比赛,开展“最美教师”评选活动,联合媒体建立“渝见”好老师网络专栏,激励引领全市广大教师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充分利用教师节庆祝契机,掀起宣传优秀教师典型、弘扬高尚师德活动高潮,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持续做好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提高教师待遇。二是调整优化教师招聘方式,从招聘源头优化性别结构。三是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增强职业吸引力。四是从培养源头着手,加大地方公费师范生招生宣传力度,鼓励更多优秀男生报考,培养更多的中小学男教师。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3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