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整治电子化布置中小学作业,推进“双减”政策精准落地的建议》(第0679号)收悉。感谢您对重庆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提案对我们推进相关工作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管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具体体现,也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双减”实施以来,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围绕“调结构、提质量”总要求,按照“一校一案”原则,均建立了作业管理办法和作业公示制度,有序推进分层分类作业布置,作业时间控制达到国家要求。在全国率先出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等12个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开展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评选活动,评选出精品作业设计1356个,先进作业管理经验96个,进一步提高了教师作业设计、教学诊断的能力和水平。“双减”监测显示,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有效缩减,作业评价从关注学习结果向关注成长过程转变,学生睡眠、锻炼和家庭亲子活动时间也更充裕,我市作业管理阶段性成效初显,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有效减轻。
二、建议落实情况
针对您提出的加强学校作业管理、加强电子作业整治、加强“双减”政策宣讲等三项建议,市教委将充分吸收,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聚焦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大力提升作业设计和实施水平。
一是全面推进作业改革。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工作要求,持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等12个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落实,进一步强化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与指导,突出作业的基础性、层次性、创新性。开展优秀作业设计和管理经验评选、展播活动,积极宣传各学校在作业管理方面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实现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
二是全面优化作业设计。针对电子化作业问题,我委将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指导区县学校坚持按需、合理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课堂教学和作业布置不得依赖手机。持续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加强作业辅导,基本实现家庭作业不出校门、不进家门。强化教师作业设计培训,引导教师转变作业观念,提升作业管理水平。
三是全面深化协同共育。精准聚焦学校、教师、家长等各方密切关心、关注的内容,做好政策解读,加大正面案例宣传,积极引导各方主体转变观念,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家庭观、教育观、人才观,形成全社会、各领域共同支持“双减”政策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四是全面加强作业监管。督导部门将作业管理纳入县域义务教育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纳入责任督学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学校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同时,通过设立监督电话和举报平台,收集突出问题和意见建议,切实确保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等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到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3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