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建议》(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192号建议)收悉。经与市妇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构建家庭教育推进机制。重庆市一直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出台了《重庆市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密切部门协作,构建了家庭教育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后,市妇联、市教委联合制作了《家庭教育第一课》专题宣传片,15家市级部门共同成立了重庆市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加强联动,密切合作,进一步夯实家庭教育指导联动工作机制建设。
(二)强化家庭教育主阵地建设。学校作为家庭教育的主阵地,建立了以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等为主体、专家学者和优秀家长共同参与、专兼职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指导力量,全市98%以上的中小学、幼儿园都建立了家长学校,每学期定期开展2-3次以上家庭教育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家长培训与沟通,促进家长和子女共同成长。全市90%的社区、80%的村社开办“父母学堂”、儿童之家、妇女之家、社区家长学校等,共同优化家庭教育社会环境。
(三)培养家庭教育骨干队伍。2022年,市妇联、市教委共同组建了重庆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研究中心、评估监测中心,切实做好指导服务、理论研究、成果转换、监测评估等工作。有计划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培养,在“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的指导下,发挥重庆巾帼园重庆家庭教育培训基地作用,组织妇联和教育系统的家庭教育工作者、学校或社区家长学校负责人及家庭教育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进行家庭教育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市教委、市妇联每年培训200人市级家庭教育骨干。中小学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教育行政干部、中小学校长和班主任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学校家庭教育整体水平。
(四)创新家庭教育服务方式。以“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家校协同,让孩子健康成长”“家校共育”等为主题,依托学校、家庭教育机构和相关社会组织,面向广大市民家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免费的公益指导服务活动。打造新媒体家庭教育服务平台,运用官方网站、家校平台、学校公众号以及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型网络平台,拓宽宣传渠道、传播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科学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精准服务特殊困难群体,针对性地开展对留守儿童、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儿童以及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服务。
二、建议落实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市教委将会同市妇联切实履行牵头部门责任,充分吸收代表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精准施策,全面推进我市家庭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升家庭教育工作水平,不断开创重庆家庭教育工作新局面。
(一)在“加强家庭教育专业化机构的监管与选拔”方面
市市场监管局根据《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的相关规定,对经营性的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加强登记审核指导,指导各区县市场监管部门做好家庭教育服务机构登记管理工作,对违规设立的家庭教育服务机构进行规范管理。新颁布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可以依法设立非营利性家庭教育服务机构”,非营利性机构登记机关为民政部门。市市场监管局表示待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职能分工等配套文件出台后,将依据工作职责,共同做好家庭教育服务机构的审批、规范、管理工作。积极倡导全社会关心关爱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和现役军人特殊群体子女的家庭教育。
(二)在“加强家庭教育专业队伍的培训与考核”方面
一是依托高校人才培养,通过必修和选修的形式,面向高校学生开设《家庭教育指导》通识课,建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家庭类型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从源头上培养师范生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的能力。二是市妇联和市教委将联合打造“十百千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即培养10个家庭教育名师,100个市级家庭教育流动学校讲师团成员,1000名家庭教育骨干,全市10000名家庭教育流动学校讲师,积极吸纳专家、教师、优秀家长充实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中。三是依托学校开设的家长学校、市民之家、妇女儿童之家、社区家长学校等教育资源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家长培训、家庭教育活动等方面的指导服务,以满足家长和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需求。四是将家庭教育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学校、社区年度工作考核和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水平督导考核评价,并作为相关单位评估考核、评优评先等的参考依据。
(三)在“注入家庭教育学习与成长的专项资金”的方面
市财政通过设立妇女儿童发展专项,以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等相关专项资金,积极支持开展家庭教育骨干培训、组织家庭教育公益活动、推广家庭教育典型经验、打造家庭教育优秀课程、推进家校共建共育等。市财政表示今后将进一步优化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经费投入,持续关注家庭教育,提高我市家庭教育服务水平,优化儿童成长环境,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2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