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建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教推动基础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经与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工作的情况
市教委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依法治教工作,不断加强教育地方立法,规范教育行政执法,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一是加强教育地方立法。我市现行教育地方性法规6部,分别是《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重庆市职业教育条例》《重庆市国家教育考试条例》和《重庆市教育督导条例》,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二是完善相关配套文件。为推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我们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和措施。例如,我市出台了《关于统筹推进区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构建了城乡统筹、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推进体系,为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021年,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方案》,其目的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三是加强教育行政执法。长期以来,群众普遍认为教育领域没有行政执法权,教育执法没有“牙齿”。2019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我市制定了《加强全市教育行政执法工作若干措施》,进一步明确执法范畴、理顺执法权限、规范执法程序、制定教育行政处罚规则和执法文书模板,为教育行政执法提供切实可行依据。四是加强有效监督。积极主动接受人大、政协、检察、审计、新闻媒体、群众和社会监督。做好民意征集、网民留言办理等工作,接受公众建言献策和情况反映,公开对外咨询投诉电话,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持续加强公众信息网站和政务信息发布平台的内容管理。积极做好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及时向市人大汇报学前教育、“双减”、教育执法等方面的工作,民主监督取得一定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通过法治手段保障和推进义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方面还存在短板。一是教育地方性法规还存在滞后性。目前正在施行的6部法规中,有5部已超过10年,有必要逐步进行修改完善。二是在教育治理中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各级教育部门对教育中的一些乱象,仍然习惯于行政手段处理,采取法治手段例如行政处罚等方式加大惩处力度还不够。三是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资源不互通,学校办学资源均衡配置仍然存在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认真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
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宝贵建议,继续做好依法治教和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工作。
一是逐步完善教育地方立法体系。积极配合制定《重庆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进一步强化和明确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职责,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统筹,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持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加大乡村教师培养力度,建立完善市级统筹的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补充机制和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夯实《重庆市学前教育条例》立法基础,目前该条例已列入市政府立法调研项目,并已形成初稿,待国家法律出台后进一步修改完善。加快推进《重庆市职业教育条例》修订工作,目前已纳入市人大立法预备项目。待国家相关法律修改后,我们将适时启动相应地方立法的修订工作,不断完善教育地方立法体系,为推进我市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是依法开展教育行政执法。完善教育行政执法流程、文书范本,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规范执法行为,不断增强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巩固教育乱收费问题治理成果,指导民办幼儿园科学核定办园成本,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依法开展师德师风、校外培训机构乱象等问题治理,着力纠治“择校热”和中小学违规补课等问题,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落到实处。严控文件会议数量,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社会事务进校园等工作,切实减轻基层学校和教师负担。
三是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财政预算,重点向渝东南、渝东北的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提高“两免一补”标准,逐步上调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基准定额。全面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大力改造薄弱学校,完成义务教育“全面改薄”五年规划。着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新建学校严格坚持标准化,补齐补强短板,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充分满足老百姓“上好学”的教育需求,县镇超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纳入全市重点民生实事。
四是进一步均衡城乡师资。不断充实农村教师队伍,统一城乡教师编制,将县镇、农村中小学编制标准统一到城市标准,调整优化岗位结构比例。开展重点高校定向招生计划,向脱贫地区培养定向医学生和全科教师。稳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累计投入10亿元以上落实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政策。深入推进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完善交流轮岗的激励保障机制,加大轮岗交流力度,推动师资合理流动,逐步均衡师资配置。坚持实施农村教师全员培训、农村薄弱学科教师轮训、农村骨干教师建设、农村校长专项培训、全科教师培训等计划,着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五是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重庆市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县创建。实施义务教育优质资源拓展计划、初中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深入推进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推动优质教育集群发展。持续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继续实施中小学领雁工程,扩大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供给。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入学和“公民同招”政策,做好随迁子女就学工作。稳步推进义务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推进结对帮扶。推进城乡学校对口帮扶100%全覆盖,特别加强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帮扶,主城区优质学校对口帮扶贫困区县农村学校,区县优质学校对口帮扶农村薄弱学校,乡镇中心校对口帮扶村小和教学点;大力推行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2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