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复函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804M/2023-00062 [ 发文字号 ] 渝教议函〔2022〕128号
[ 主题分类 ] 教育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教委
[ 成文日期 ] 2022-10-26 [ 发布日期 ] 2022-10-26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860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冯在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恢复和支持职业院校举办涉农专业培养专业人才服务和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860号建议)收悉。经与市人力社保局、市农业农村委、市乡村振兴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的工作

近年来,在国家职业教育政策推动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全市独立设置的高职(专科)院校44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69所,在校生81.92万人(其中高职43.17万人、中职38.75万人),初步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市44所高职院校中开设涉农专业院校4所,开设作物生产技术、休闲农业、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等涉农专业13个,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在校生4165人。169所中职学校中开设涉农专业院校16所,开设园林技术、观光农业经营、现代农艺技术等涉农专业11个,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在校生6644人。全市职业院校挂牌成立乡村振兴学院15个,成立乡村振兴服务或培训基地300余个,组建乡村振兴服务团队300余个,近三年来派遣技术服务专家3000余人,深入渝东南、渝东北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技术服务,服务乡村产业发展。职业院校充分发挥自身在专业、人才、智力、技术等多方优势,积极开设涉农专业,大力培养涉农人才,为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支撑。

202110月,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重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意见》,从加强乡村地区职业院校建设、校企共同组建乡村振兴学院、构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覆盖全域的乡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等方面提出了推动职业教育全面融入乡村振兴的举措和意见。20219月,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印发《重庆市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了优化“一区两群”职业教育布局,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在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的措施,培育一批服务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优质院校。《重庆市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目前已经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审议,正在印发,该文件出台对推动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下一步工作

您的建议非常有针对性、指导性,值得深入推进与研究,结合您的建议,“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重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意见》和《重庆市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精神,推进涉农专业建设和乡村人才培养,为我市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一是优化院校和专业发展布局,壮大乡村职业教育力量。紧密对接重庆“一区两群”规划,构建“1+2+4+N”职业教育发展格局,优质职教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大力支持“两群”优质中职学校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服务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培育一批服务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优质院校。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双高计划”项目建设和职教本科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是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乡村产业人才。鼓励职业院校利用自身优势,聚焦地方特色产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精准掌握政府、学校、企业及学生等利益相关者对乡村人才的期望,政校企多方协同,精准确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形式,“一地一案”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与乡村发展融合。

三是打造“基地+团队+专家”技术服务模式,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鼓励职业院校结合专业优势,结合乡村产业特色,政、校、企联合建立乡村振兴就业创业基地、技能培训基地、实习实训基地,组建职业教育乡村振兴服务团队,派遣技术专家,切实解决乡村产业和技术发展中“急难愁盼”的问题,解决乡村产业发展困境,帮助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形成“基地+团队+专家”职业教育乡村振兴技术服务模式。

四是加强技术技能培训,提升乡村人员技术和素质。鼓励区县职教中心开办涉农专业,丰富涉农专业与课程体系,联合涉农企业共同建设双基地。支持和引导中职学校面向农村招收农村初高中毕业未升学人员、在乡农民和返乡农民工、回乡退转军人、下乡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接受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提升农民素质水平和学历层次。鼓励经验丰富的职业院校教师、技术骨干和专家进入农民培训师资库,实行师资共享。鼓励选聘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技术过硬的农技人员和能工巧匠、田秀才、土专家充实乡村培训教师队伍。支持创建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示范性乡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鼓励职业院校积极推进网络化教学,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让职业学生和广大农民利用好信息化工具,提升服务现代农业的能力和水平。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242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