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复函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804M/2023-00036 [ 发文字号 ] ​渝教议函〔2022〕102号
[ 主题分类 ] 教育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教委
[ 成文日期 ] 2022-10-26 [ 发布日期 ] 2022-10-26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833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徐登权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双减”政策下提升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建议》(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833号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2021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出台《重庆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方案》,重庆市中小学在市委、市政府的全面部署下,在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立即行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全面执行市教委规定,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强力推行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把“双减”要求落细落小落实。取得了可喜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明显减轻。在全国率先出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等12个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进一步提高教师作业设计、教学诊断的能力和水平,被教育部作为全国第一个学校“双减”典型案例,向全国各省市推广。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一校一案”原则,全部建立了作业管理办法和作业公示制度,学生作业实现“控总量、提质量”工作目标,作业总量和时长有效缩减,重复性、机械性作业基本杜绝,探究性、综合性作业明显增加,作业评价从关注学习结果向关注成长过程转变。初步统计,11.1万学生不再参加校外学科培训,小学生离校时已全部完成书面作业。

二是全市所有区县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2021年秋学期起,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实现“5+2”课后服务全覆盖,参与教师20.67万人,惠及学生300.16万人,学生参与率98.32%,位于全国前列。各区县和中小学以全面育人为导向,运用选课走班、社团活动、项目式学习等多种形式,开设书香漂流、运动游戏、器乐学习以及美术、书法、科普、拓展训练、机器人编程等多种课后服务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受到家长广泛称赞拥护。

三是学校育人主体地位得到增强。出台《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关于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通知》,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培育自主探究、合作共享、互助共进的课堂学习新样态,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绝大多数学生回归学校,没有参加校外学科培训了。学校加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中小学生用新思想武装头脑,坚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二、下一步将采取的措施

虽然我市“双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期待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代表的建议,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已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巩固和深化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校内“双减”工作成果,将“内涵发展,提升质量”作为接力赛的下一棒,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作为“双减”的首要任务,把提升作业管理质量作为减轻作业负担的关键抓手,切实加强作业管理指导,认真开展作业管理检测,更好地促进重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市教委加强统筹指导,组织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小学的专家学者,对我市中小学作业的设计和研发进行综合评估和研究。特别是将继续加强与教育部、家长群体等的沟通,优化研究设计方案。准确把握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的价值方向,把加强中小学生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指导作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途径,引导区县教研机构和学校全面深入理解“双减”政策的价值导向,将“双减”工作要求落实落细,落实到校、到老师、到学科。在充分论证基础上,组织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为主的作业设计专班,在认真落实教育部“双减”要求,吸纳其他省市经验基础上,结合重庆实际,深化对作业的设计研发工作,保证作业设计的高标准、高质量。

(二)结合学情实际落实作业标准。一是精选作业内容。进一步强调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则不超过90分钟。在控制作业总量的基础上,指导中小学教师强化作业内容选择,突出基础性,强化典型性,增强探究性,倡导整体性,体现综合性,做到设计层次分明。二是创新作业形式。改变传统的以书面为主的单一作业形式,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强化基础巩固和思维训练,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创新采用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实践作业等形式设计类型多样的作业形式。三是把握作业难度。深入研究《课标》和教材,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保作业难易适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分层分类布置基础性、探究性作业,设计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力避“繁难偏怪”和“超前超标”作业。四是加强作业指导。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小学阶段学生课后书面作业应在学校完成,初中阶段学生课后书面作业大部分应在学校完成。在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应搭建学习支架,提供学习资源,及时解疑释惑,记录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优秀范例和典型错例,对问题做好归因分析及时讲评,反馈作业情况。

(三)坚持均衡公平导向优化作业标准。持续提升作业设计与实施的质量。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作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根本之策,围绕着力健全作业管理、提升作业设计质量两项重点,充分利用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手段,进一步出台措施、完善政策,重塑教育形态模式,深度融入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突出作业设计与指导的专业性与操作性。坚持全面育人的基本导向,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优化作业的根本目的,将促进教育均衡化为重要目标,进一步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结合各学科《课标》的内容及要求,结合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实际情况,突出对教学实践的专业指导和引领。

(四)持续加强作业标准专业化水平。小学语文作业减少重复抄写数量,重视阅读兴趣的激发、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经验的积累。书面作业要重视习惯培养,口头作业着力口语表达。实践类作业要感受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小学数学作业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英语作业要采用书面作业、视听或口头作业、实践作业等多样化形式,融合听、说、读、看、写等语言活动,体现“识记、理解、应用、综合”等认知层次要求。初中语文作业要充分体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特点,强化语文的实践性作业,以求在真实的语言情境和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的素养。初中数学作业要注重学生思维培养,坚持巩固与拓展相结合,用分层作业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初中英语作业要强调英语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落地,设置基于情景及真实问题解决的实践性作业、分层作业、单元整合及跨学科的综合作业。初中物理作业要注重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养成。初中化学作业要注重化学学科的观念、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的养成,强调学生学以致用,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创设有学科特色的情境素材,增强作业的实践性。初中生物作业要突出生物学科特点,设计有特色的实践性作业。道德与法治作业要实现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实践活动的统一,促进学生发展的知行合一。初中历史作业要丰富作业层次和形式,坚持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适应性和选择性。初中地理作业要尽可能丰富作业的形式,达成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培养。强化地理课外实践作业,提升地理实践力,形成人地协调观。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241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