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复函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23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李永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同心协力加强劳动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赋能的建议》(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23号)收悉。经与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民政局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重庆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会同相关部门对准劳动教育短板弱项精准发力,着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相衔接的劳动育人机制,逐步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针对您提出的“政府尽力、学校尽责、家庭尽心、社会尽力共同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的有关建议,目前推进的主要措施如下。

一、优化顶层设计,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我市历来高度重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2018年市教委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通知》,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2021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出台了《中共重庆市委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将中央文件要求细化为8项措施,建立以“区域为主导,学校为主体,家校社联盟为基础”的劳动教育推进模式。同年6月,在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重庆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中心,统筹开展全市劳动教育相关工作。我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经验在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推进会上进行展示交流,重庆市在全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情况调查中工作指标完成度名列全国第一。

二、强化学校主体,全面落实目标内容

一是着力提升劳动意识,把引导广大师生、家长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劳动教育的根本和基础。2021年,全市在广大青少年中广泛开展“我劳动 我快乐”、弘扬劳动精神奋斗新时代和“学党史 敬劳模”主题教育活动。二是优化劳动课程设计,全市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校必修课程,每周不少于1课时,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中统筹安排,确保开齐开足。开展第五届普通中小学课程育德精品课评选活动,全市评选出35个中小学劳动教育精品课程。三是加强劳育教学能力,全市各区县共配备劳动教育教研员47名,指导各中小学均配备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同时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保证劳动教育有效实施。市教委将劳动教育纳入市培项目和中小学教师培训内容,每年坚持培训100名中小学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2021年举办首届川渝中小学劳动和实践教育培训班,一体化推进新时代中小学劳动和实践教育。

三、搭建家校社联盟,全方位推进劳动教育

一是拓展劳动实践途径。全市建成市级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160个,小型化、特色化劳动教育基地、劳作室遍布各中小学,为夯实劳动实践体验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建立劳动教育联盟。成立重庆市未成年人劳动教育联盟,联合全市300余所中小学校汇聚劳动教育优势资源,搭建经验交流平台,推动成员学校间组织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互访活动30余次。与四川省教育厅联合组建川渝劳动和实践教育基地(营地)联盟,集聚优势劳动教育资源,促进联盟学校劳动教育水平共同提高。三是凝聚家校育人合力,全市各区县、中小学以校园劳动、家务劳动为路径,创新教育方式,指导学生在学校、家庭多样化的劳动中树立劳动观念,学会更多劳动技能,培养良好劳动习惯。联合开展重庆市未成年人九童圆梦“甜甜虎”春节行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参加打扫卫生、做年夜饭、写“福”字、贴春联、挂灯笼、贴窗花等家务劳动,激发劳动热情,共同营造和谐美好家庭氛围。

下一步,全市教育系统将继续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有关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统筹领导下,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工作,探索实施劳动教育的有效举措和体制机制,带动各区县、各中小学形成劳动教育有效推动、蓬勃开展的良好工作格局,促进全市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247


   主办: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

ICP备案:渝ICP备1100197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05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248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