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我市构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建议的提案》(第0224号)收悉。经与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拓展教育资源,加快推进机制创新,提升治理能力,实施科学保教,稳步构建了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2021年,我市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93.15%,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4.45%,均已超过国家标准,实现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的新突破、新进展、新成效。
(一)不断拓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一是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我市采取“新建一批、移交一批、回收一批、回购一批、改建一批、登记一批”等灵活多样的措施,增加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供给。2021年,全市新增公办园147所,新增学位3万余个。二是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市教委、市财政局出台《重庆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指导区县制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管理办法,落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分类定级、教师培训、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享有同等待遇,引导更多民办园主动提供普惠性服务。三是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2019年以来,我市对标对表国务院和市级相关文件要求,凡是小区配套幼儿园均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依法依规累计完成1334所配套园治理,完成率100%。
(二)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一是优化完善财政补助政策。逐年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水平,2021年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达11.6亿元。相继出台了生均公用经费补助、资助、购买学前教育服务等政策。二是动态调整生均公用经费的财政补助标准。目前,公办幼儿园一、二、三级为每生每年700元、600元、500元;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一、二、三级每生每年800元、700元、600元。同时,鼓励各区县结合当地学前教育、财力等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增加补助项目。三是不断完善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将包括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全部纳入资助范围,幼儿园不再向受助儿童收取保教费和生活费,财政按照每人每年2160元标准补助幼儿园。2021年,全市幼儿资助8977万元,惠及幼儿89592人。
(三)加大学前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配置幼儿园教职工。市教委、市财政局出台《重庆市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项目指导目录》,将公办园中保育员、安保、厨师等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二是落实教师工资待遇。统筹工资收入政策、经费支出渠道,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落实同工同酬,切实解决公办幼儿园非在编人员工资待遇偏低问题。建立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指导机制,引导和监督民办幼儿园依规依法落实教师工资待遇。幼儿园教职工依法全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加强师资培养培训。实施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项目,累计为非主城区幼儿园定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秀教师2601人。建立了国培、市培、区县级培训和园本培训四级幼儿园教师发展体系,近年国培、市培幼儿园教师和园长18631人,有效提升了幼儿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保教能力。
(四)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一是提高幼儿“一日生活”质量。坚持贯彻落实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推进“安吉游戏”项目,落实一日活动保教常规,常年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大力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确立沙坪坝区、大渡口区等11个区为幼小衔接实验区,每个区分别确定3-5所小学和幼儿园建立结对试点,基本形成幼小科学衔接机制。二是整体提升办园质量。鼓励一批优质幼儿园实行集体化办园,通过托管薄弱园、举办分园、合作办园等形式,拓展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支持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对口支援,引导城乡之间、不同园所之间建立发展共同体,推进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2021年,二级及以上幼儿园占比达67.89%。三是加大宣传展示力度。每年5月至6月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在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辟学前教育宣传专栏,展示各幼儿园科学保教的丰富成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您提出的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加快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整体提高城乡学前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公民办幼儿园保教质量等意见,对构建我市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委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基本方向,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一)持续推进普惠性资源扩容增效。实施幼儿园建设工程,逐年推进公办幼儿园新建和改扩建,补齐普惠性资源短板,确保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落实财政补助、划拨方式供地、减免税费和租金等政策,鼓励支持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军队、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逐步化解和消除学前教育“大班额”现象,防止出现新的无证园。全面改善办园条件,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要求配备丰富适宜的玩教具和游戏材料。持续巩固夯实配套园治理成果,妥善解决治理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开展治理工作“回头看”,坚决防止出现反弹。
(二)不断健全经费投入与成本分担机制。优化完善财政补助政策,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水平,保障普惠性学前教育有质量可持续发展。按照相关规定,指导各区县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群众承受能力和办园成本等因素,合理确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收费认定标准。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加强幼儿园收费监管,对个别违规收费幼儿园,及时查处和纠正。研究制定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明确收费标准,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
(三)切实提升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各区县结合本地学前教育发展实际,尽力为公办园教职工提供编制保障。严禁“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代课教师。落实公办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同工同酬。民办园参照公办园教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合理确定相应教职工的工资收入。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依法保障相关劳动者权益,各类幼儿园教职工依法全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学前教育专业改革,完善培养方案,强化学前儿童发展和教育专业基础,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了解儿童、支持儿童发展的实践能力。优化幼儿园教师和教研员培训规划,加大培训力度,实施全员培训,突出实践导向,提高培训实效。鼓励高校、教科研机构和优质幼儿园结对帮扶基层、边远和欠发达地区幼儿园教师队伍质量。
(四)全面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因材施教,促进每名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完善教研指导制度,实现各类幼儿园教研指导全覆盖。推进学前教育集体化办园,有效拓展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城镇优质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辐射指导作用,推动区(县)保教质量整体提升。强化幼儿园和小学深度合作,全面构建衔接机制,切实提高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完善市级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具体标准,编制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自评指导手册,树立科学导向,强化过程评估,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2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