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复函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804M/2022-00282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教育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教委
[ 成文日期 ] 2022-12-10 [ 发布日期 ] 2022-12-10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321号提案的复函

郭晓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义务教育阶段课后延时服务的建议》(第0321号)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推进课后服务是支撑实现“双减”工作目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形成良好教育生态的重要举措,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市教委高度重视课后服务开展工作,制定《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等工作文件,有序推进课后服务工作全面开展。

一、工作推进情况

“双减”政策出台后,市教委立即指导各区县及中小学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严格按照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十严禁”规范课后服务管理。2021年秋学期起,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实现“5+2”课后服务全覆盖,学生参与率98.32%,位于全国前列。全市中小学在课后服务时间,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作业辅导和答疑;对学有余地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等活动,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建议落实情况

结合您所提的建议和我市工作实际,市教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课后服务工作,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积极优化课后服务。指导各区县和中小学因地制宜设计课后服务内容,优化完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加强对课后服务特色课程、地方课程、社团课程的研发,进一步满足学生能力提升和个性发展需要。同时,指导各区县和中小学拓宽服务渠道,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统筹用好科普、文化、体育等方面社会资源,“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二是开展课后服务评价。202111月,市教委等七部门制定《重庆市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学校办学质量评价要求,主要包括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等五个方面重点内容,在课程教学版块,健全作业管理办法、严控考试次数、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等“双减”要求均已纳入评价指标。下一步,市教委将加强指导区县政府对学校办学质量进行评价,并组织市教科院、市评估院等专家团队开展课后服务专项调研,全面调研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主体对课后服务落实情况的评价和反馈意见,坚持问题导向、评价推动,进一步规范课后服务开展,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三是落实课后服务保障。目前,全市41个区县均已建立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为推进区县财政加大投入,做好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工作,2022年,市级将安排课后服务专项奖补资金,增强教师和家长的获得感、幸福感。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方案》,明确规定“把用于教师课后服务补助的经费额度,作为增量纳入绩效工资并设立相应项目”。我市已将课后服务补助纳入绩效工资总量追加单列机制,提升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是强化课后服务监管。进一步加强对课后服务开展情况的督导检查工作,专项督导、常态化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全面了解掌握学校课后服务课程设置、师资配置、经费使用等情况。对违背学生和家长意愿,强迫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集体补课或讲新课等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整改一起,并持续进行跟踪督导,确保学校对课后服务相关规定落实到位、执行到位。

同时,在作业管理方面,我委将指导区县进一步建立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教研机构的专业支撑作用,加强对市级层面作业指导意见的解读、转化和运用,定期开展作业设计培训和评比活动,切实指导教师提高作业设计、教学诊断的能力和水平。指导中小学强化作业设计的校本教研,运用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模式构建等方式,优化作业结构,突出能力导向,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在家校共育方面,为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相关规定和国家“双减”有关要求,我委已会同市妇联出台《重庆市加强家校共育助推“双减”落实十条措施》。下一步,我委将指导区县和中小学依托班主任、德育专干、讲师团、家长志愿者等家校共育骨干力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培训,宣传家庭教育政策法规和“双减”政策和举措,帮助家长进一步清晰认识“双减”减什么、怎么减、减后干什么,引导家长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理性帮助孩子确定成长目标,合理安排孩子学习和生活,更好地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27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