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复函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804M/2022-00263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教育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教委
[ 成文日期 ] 2022-12-10 [ 发布日期 ] 2022-12-10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155号提案的复函

市社科联:

你们提出的《关于促进重庆职业教育的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155号提案)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我市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制度的贯彻实施,我市出台了多项措施,聚集政行企校多方资源,探索和构建完善产教融合机制,促进重庆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协同发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规划引领,完善政策。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部署,制定实施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等六部门关于印发重庆市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重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意见》《重庆市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的措施,探索职业教育集团(联盟)、产业学院、多元合作办学、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多种办学形式,全力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发展共同体

二是协同育人,加大投入。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建设,稳步推进产业学院建设。职业院校充分发挥资源集聚作用,整合多方资源,立项建设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点41个,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点156个。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1+X”证书制度试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校企共建双基地”120个。

三是集团办学,整合资源。全市积极创新集团化办学形式,建成60余个行业或区域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参与职业教育集团企业数600余个。成员单位覆盖政府部门、行业、企业、中高职学校等,覆盖面非常广泛。职业教育集团主要通过协同合作、资源整合、机制创新等形式,形成融人才培养、技术积累与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集团化合作办学模式。

四是打造平台,服务产业。近年来,我市系统性设计了以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校企双基地等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体系化建设工程。建成一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技术成果转化中心、技术服务中心、技术创新推广中心和工艺产品开发中心、大学生创业创新园等,发挥人才集聚优势,有效开展应用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等,提高专业的技术协同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职业教育作为与地区产业紧密相连的教育类型,是促进产业发展、培养行业所需人才的重要力量。我们将积极采纳你们的意见,持续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完善产教融合制度体系,提高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多方联动的运行机制。我们将持续完善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学校为基点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方联动运行机制。持续推动关键要素融合,制定产教融合发展政策,落实各项支持要素,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校企共建共享职业教育资源。强化行业协同指导,分领域建立一批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建立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全方位对接。优化产教融合政策支撑,进一步完善财政+金融+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政策,完善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形成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

二是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改革创新打造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职教集团实体化运行,发挥推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纽带作用。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优化实训教学条件、健全实训教学体系、打造实训教师队伍、创新实训运营模式,推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支持校企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围绕现代产业发展和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开展校企联合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工作。

三是不断强化政行校企研多主体协同育人我们将支持搭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搭建技能大师、企业领军人才等技能塔尖人才与职业院校教师双向交流平台。建设一批兼具教学、研发、生产、创新创业功能的校企一体、产学研用协同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推进职业院校专业与行业产业对接、课程与职业能力标准对接、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实训基地与工作岗位对接、师资与行业企业对接,实现校企双元专业共建、教材共编、标准共融、教学共育、基地共享、师资共培。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实践,推进岗课赛证融通,打造中国特色学徒制重庆案例。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253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