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复函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804M/2022-00252 [ 发文字号 ] ​渝教议函〔2022〕54号
[ 主题分类 ] 教育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教委
[ 成文日期 ] 2022-10-26 [ 发布日期 ] 2022-10-26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462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罗昌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双减”背景下重庆市大城市大农村教育发展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建议》(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462号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城乡二元结构十分突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等重要指示,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把义务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优先保障,强力推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校际差距大幅缩小,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一)统筹城乡学校规划布局。根据区域居住人口分布、城镇化进程、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在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及城区规划调整中,严格按照《重庆市城乡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设置义务教育学校,科学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实现城乡学校规划“一张图”。坚持“先建后拆”原则,确保满足户籍人口和转户居民子女、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需求;大力加强乡镇初中和中心小学建设,切实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

(二)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制定《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编制《中小学及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参考图集》。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投入52.6亿元,消除D级危房195万㎡、改造校舍531万㎡。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投入10.2亿元,改造校舍73.8万㎡。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投入35.15亿元,建设寄宿制学校1001所、面积203.07万㎡。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建成特殊教育学校38所,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投入1.2亿元。

(三)加强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按照“以城带乡、城乡共进、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总体思路和“办学条件标准化、资源配置均等化、办学行为规范化、教育教学优质化”的路径框架,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财政教育投入逐年递增,重点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倾斜。目前,全市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是小学700元、初中900元。按照市与区县财政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方案,生均公用经费中央承担80%,地方承担20%,地方部分渝东南、渝东北区县承担20%,主城承担80%,其他区县承担50%。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对酉阳等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给予了倾斜支持,仅承担总资金的4%。按照《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教育领域市与区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渝财教2020188号)要求,区县应承担财政支出责任。除“两免一补”外,免费向中小学生提供作业本、向初中学生提供教辅资料、向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提供正版新华字典。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将小学、初中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生每年1000元和1250元,对非寄宿贫困学生也纳入资助范围,标准为寄宿生一半。

(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创新办学模式,大力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加快推进区县域内教育均衡优质发展。2021年全市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占比达到81%,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建立健全市级、区县级、校级对口帮扶机制,主城区优质学校对口帮扶贫困区县农村学校,区县优质学校对口帮扶农村薄弱学校,乡镇中心学校对口帮扶村小学和教学点,基本实现城乡学校对口帮扶全覆盖。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项目,通过结对帮扶、征文评选、优质课竞赛等方式,推动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联动发展,全面提高项目学校的管理水平、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有效地提升农村义务教育的整体质量,推动了全市义务教育城乡统筹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尽管近年来我市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上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和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教育供给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代表建议,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已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巩固和深化改革成果,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城市大农村教育发展机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一)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着力加强大城市带大农村教育发展机制。落实“双减”工作各项任务,切实发挥好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强优质学校对口帮扶农村薄弱学校,发挥优质学校对薄弱学校的带动引领作用,缩小城乡、校际差距,推进乡镇寄宿制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加大政策指导,大力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集团化突出办学模式改革,注重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优化集团办学布局、完善治理结构、促进资源共享和激发发展活力。学区制突出管理模式改革,加强区域统筹,合理划分学区范围、完善学区治理体系、健全管理机制、统筹资源供给和搭建发展平台,加快推进区县域内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在全面对口帮扶覆盖的基础上,突出学校课堂教学指导、联合教研活动开展,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促进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校际联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深入实施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鼓励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课程创新基地、教研工作坊,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二)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精准投放与对接方面着力加强大城市带大农村教育发展机制。在优质教育资源增量上下功夫,横向上实现资源的联通拓展,纵向上实现人才培养链条的有机衔接。大力实施优质资源扩展行动计划、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三年行动计划,围绕管理提升、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师资培养等学校发展关键环节,支持中小学发展。坚持公平取向,将政府统筹的优质资源重点投放给百姓身边的、有一定发展空间的普通学校。坚持问题导向,将资源重点投放给矛盾突出的区域和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坚持需求导向,尊重学校自身的发展意愿和内在需求,自上而下投放资源和自下而上选择对接相结合,促使供需有效衔接。坚持服务导向,以优质资源供给服务于师生发展、学校发展,积极促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从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着力加强大城市带大农村教育发展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市级、区县、学校三级教研机制,设立乡村名师工作室,加大优质学校名师送教下乡、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的力度,推进教研人员定期深入乡村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指导。深入推进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教师每学年到农村学校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将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重要条件。

(四)加强教育经费统筹,做好经费保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要求,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督促落实一个“不低于”和两个“只增不减”,加大教育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水平。教育费附加要做到足额征收,并全部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保证办学需求,保障学校发展。严肃查处各种截留、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用好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相关资金和项目。全市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做好收尾及验收督查工作。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专项工作,紧密围绕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制定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及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按照轻重缓急和优先次序,加大对薄弱学校的资金投入力度,着力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231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