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复函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804M/2022-00248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教育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教委
[ 成文日期 ] 2022-10-16 [ 发布日期 ] 2022-10-16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309号提案的复函

左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中小学“法治校园”建设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经与市高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团市委、市妇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工作的情况

近年来,市教委联合相关部门,深入推进法治校园建设,加强青少年普法,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统筹协调力度。一是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统筹协调机制。经市政府批准,市级层面成立了“重庆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高法院、市检察院、市教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等35市级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切实加强对我市各级有关部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二是建立预防青少年犯罪统筹协调机制。在市委平安办和重点人群专项组的领导下,在团市委设立了重庆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办公室,重点任务责任单位由市委政法委、市教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高法院、市检察院、团市委、市妇联组成。该机构负责统筹全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推动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办公室联系协调、工作推进、督查考核等运行机制。三是建立预防侵害未成年人联动机制。市妇联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分别出台《关于建立预防性侵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人身权益联动工作机制的通知》《关于在全市建立一站式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工作机制的纪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反家暴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预防性侵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人身权益“五项机制”,建立健全反家暴闭环工作机制。四是建立青少年普法联系协调机制。市教委联合市高法院、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建立法治进校园普法联系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充分利用公、检、法、司专业优势,统筹开展青少年普法工作,指导法治副校长管理等工作

(二)整合部门专业资源。一是加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队伍建设。202011月,市教委联合市高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普法办5门发布了《关于规范中小学兼职法治副校长选聘管理工作的通知》,全市中小学聘任来自公、检、法、司等部门的同志担任兼职法治副校长,实现公办中小学全覆盖。20217月,开展法治副校长全员培训,提升法治副校长履职能力,充分发挥对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及犯罪预防等工作的重要作用。今年5月起,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邀请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围绕普法宣传重点内容,上好以法治实践教育为主的法治教育课,提高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年不少于4课时二是发挥“莎姐”青少年维权岗作用2012年,重庆市检察院在全市45个检察院统一设立“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将进校园开展普法、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招募了1500多名“莎姐”普法志愿者。2018年以来,共开展“莎姐”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3000余场,覆盖师生300多万人。经过普法,青少年法治意识得到普遍提升,有5起案件均是学生听完法治课后举报而案发。2020年以来,市检察院组织开展了莎姐精品法治视频课评选活动,先后推出批精品法治视频微课,各中小学幼儿园利用法治课、专题课、班(团、队)会等时间组织观看,全覆盖接受普法教育三是开设“小公民法律课堂”。在全市三级法院开设“小公民法律课堂”,推动“小公民法律课堂”进校园、进社区,特别是进山区、库区、边远学校。邀请在校中小学生走进法院,亲身体验安检、立案、开庭等环节,参观法庭、法官宪法宣誓等活动。组织法院宣讲团队走进校园、走进社区,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等,采用法治课堂、模拟法庭等形式开展法治教育,通过体验式、互动式、情景式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理念。依托全市法院少年审判力量,组建“小公民法律课堂讲师团”,积极参与到青少年普法工作中。四是不断深化“共青团+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工作模式。进一步动员律师协会团员青年、法律界别青联委员、高校法学院系青年师生等群体积极加入普法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类校园普法活动。持续组建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依法治国宣讲团,为青少年宣讲法律知识。动员各级团组织和青年文明号、青少年维权岗等“青”字号集体广泛开展《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切实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

(三)推进法治教育实践平台建设。一是研制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指引。委托市教科院研制《重庆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指引(试行)》,明确通过宪法学习、普法学习、法治实践模拟体验、安全与应急体验、互动游戏、专题教育等达成教育目标。鼓励学校和实践基地开发法治教育实践课程,根据基地规划和活动计划,编制基地活动特色课程或读本,注重教育性、突出实践性、增强趣味性、体现技术性。二是发挥模拟法庭法治教育作用。南川区的市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联合区法院打造模拟法庭,邀请法官现场指导学生模拟审判活动;綦江区联合区法院举办中小学生模拟审判比赛;西南政法大学建设的实践基地设有模拟法庭,让学生在模拟审判中体验法律的神圣与庄严。三是发挥各类青少年活动平台作用。通过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之家、12355青少年服务台等场所,为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综合性服务。加大12355区县服务站、社区服务点建设规模,利用905个常态活跃的“青少年之家”,广泛开展青少年普法宣传活动。依托群团服务站、流动少年宫等阵地,继续开展“法护青春·团润成长”等品牌项目。

二、下一步工作

我们将认真研究和吸纳您的宝贵建议,开展重庆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工作,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法治校园建设。

一是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以更新、更严、更实的要求,开展新时代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工作,在此基础上培育5-10所国家级依法治校示范校。示范校要求达到依法治理、制度完备、管理规范、全面施教、校园平等、公正评价、充分保护、安全有序、和谐友好、救济顺畅的各项指标,为法治校园的实现明确了标准和方向。

二是启动市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合市高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普法办印发《关于开展重庆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到2025年,建成一批区县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命名一批市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在此基础上培育2-3个国家级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为青少年提供法治教育实践平台。

三是进一步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联合市高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普法办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法治副校长要协助学校抓好学生法治教育、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参与学校安全管理等工作的职责,建立法治副校长履职、培训、评价、激励等机制,规范评价和管理,进一步发挥法治副校长在建设“法治校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是开发法治教育课件和读本市高法院将结合司法实践反映的突出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和师生家长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积极探索制作符合未成年人认知水平的“小公民法律课堂”法治教育课件模板和活动流程模板,推动内容形式规范统一。编纂出版相关法律读本、宣传手册及拍摄微视频、微电影等,丰富法治教育载体和内容。深化法治教育课件开发,计划1-2时间为全市法院法治教育活动提供科学合理、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法治教育标准课件。市公安局将做好《青少年与法》《平安课堂》编印工作,针对青少年安全防范、自我保护和应急处理开展教育引导。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252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