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复函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804M/2022-00245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教育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教委
[ 成文日期 ] 2022-10-16 [ 发布日期 ] 2022-10-16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328号提案的复函

段红光委员:

您提出的《增强成渝双城经济圈科技成果影响力的建议》(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328号提案)收悉。经会同市人力社保局、市经济信息委、市科技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总体要求,加大与四川省协同力度,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与四川省统筹谋划使命共担、双向互动协调共进、改革创新开放共赢、优势互补协作共兴、政策协同利益共享的原则,把战略共识转化为推进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行动计划、重点项目,推动川渝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增强成渝地区科技成果影响力。

一、目前工作情况

(一)全面深化成渝两地合作。共同签订实施《成渝地区双

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工作机制》《成渝协同重大教育改革试验项目实施方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高层次人才协同发展合作共建实施方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科研协同发展框架协议》《成渝地区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等系列文件,持续推进两地高校以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对接,协调和推动已签订的市校、省校战略合作协议中所确定合作项目的落地落实。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两地38个市级教育行政部门、136所高校互动频繁,签署各类教育战略协议、合作协议、协同倡议共90余份。搭建协同创新平台,鼓励两地高校建立协同创新中心,推动两地产业与科研深度融合,下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科技创新计划”89项,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推动两地在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方面开展多维合作,成立法治联盟”“中医药联盟等在内的29个双城教育联盟,两省市17所高校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圈经济圈智库建设,18所高校与有关市县级政府签订战略协议,基本形成了互联互通的新局面。

(二)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深化“放管服”改革,市教委、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等市级部门联合印发《持续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动专项行动方案》《重庆市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细则的通知》《重庆市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出台《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提升我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进一步推动高校科技创新资源汇聚;在教育部指导下成立全国首家省级高校科技委员会,聘请卞修武院士等29名专家担任高校科技委委员,顺利召开高校科技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为高校科技发展提供思想库和智囊团。

2020年以来,我市密集出台了《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重庆市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着力疏解重庆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中的现实堵点。2021年在金山副市长带领下,市教委、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等部门,针对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基本现状和堵点、难点,在实地调研市内重点高校并专题座谈基础上,撰写《推进我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调研报告》。今年,市教委又组织对在渝高校专利作价投资情况进行专项调研。

目前,围绕高校参与企业科技创新,市经济信息委鼓励组建市级、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政策,鼓励企业牵头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对企业牵头的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给予补助的政策,有力促进高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三)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不断推动高校融入科学城和科创中心建设。市教委全面推进高校已在市发展改革委立项的27个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基地等科研机构有序落地科学城,其中已落实地址19个,落实部分建设资金20个,进入可研究报告编审阶段11个,启动先期培育13个。二是加快建设环大学创新生态圈。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首批启动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文理学院6个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示范建设,激发相应区域与重庆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另外10余所大学深化校地合作,形成竞相发展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的生动格局,累计搭建双创平台65个,入孵企业和团队3275个,孵化企业746家,引进高端人才52名,聚集研发机构50余家、先进技术项目134项、专业服务机构88家,组建创投基金13支,基金总规模26.9亿元,举办各类赛事活动218场,带动4852名大学生创业就业。三是围绕战新产业创新发展和支柱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我委引导领军企业牵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截至2021年底,我市有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9家。

(四)不断强化产学研协同机制建设。一是鼓励龙头企业整合跨区域、跨行业创新资源,组建“产学研用金”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截至2021年底,我市有市级示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6家,市级试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5家。二是针对33重点产业链梳理关键重要技术短板,市经济信息委与市科技局联合发布《“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的33条产业链关键重要技术需求》,为推动产学研协同攻关奠定基础。三是先后推动我市高校获批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8个,国家大学科技园3个;2021年,市教委组织高校赴万州、江北、九龙坡、云阳等地开展科技资源精准对接活动,联合市科技局、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在大创谷共同主办重庆市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组织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进行对接。

(五)积极举办科技创新交流活动。一是召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联席会议3次,召开各类双城教育发展论坛、研讨会50余次,开展两地交流133次,人员互派31人次。成渝两地高校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近150场次,开展教师交流、项目合作、联合培训等活动近7000人次。二是大力举办创新创业赛事活动,为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提供集中展示舞台、搭建多元服务平台、创造交流共勉场所,打造创新创业众扶平台。连续7年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暨重庆“高新杯”众创大赛,累计服务参赛企业和团队项目3759个,助力53项优秀成果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奖。连续举办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大足锻打刀具创意设计专业赛,累计面向全球征集参赛项目1734件,促进区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成功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大中小企业融通专业赛(京东专场),面向全国吸引“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的18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报名参赛,12家企业获奖。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进一步提升成渝双城经济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增强两地科技成果的影响力,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持续深化川渝两地教学科研合作。一是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规划和科创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协同推进成渝地区高校共建共享教育科技资源,在学科联建、教师互派、课程互选、联合攻关、仪器共享、园区共建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促进协同发展、融合发展,打造协同发展示范区。二是推动起草《教育部重庆市四川省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框架协议》,拟定在建设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第一次联席会议上签订。市科技局与市教委联合筹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学科技园联盟”,对接四川省科技厅、会同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等两地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共同研究起草并初步形成了联盟组建方案和联盟章程,拟由成渝地区10所国家大学科技园共同发起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学科技园联盟。

(二)持续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平台。按照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通过迁建一批、新建一批、合建一批、争取一批科研机构,建一流科研平台集群,为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动能。一是针对目前国家教育部的“4100”建设(即在“十四五”期间建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各100个),市教委大力支持高校申报,积极培育,力争十四五期间新增1020个教育部高水平科研平台。积极对接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顶尖学科计划”建设一批数学、物理、生物等基础学科研究中心。二是鼓励高校组建大团队、搭建大平台、布局大项目、取得大成果,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变革趋势,聚焦国家和我市战略需求,积极培育建设大科学装置、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科学平台,着力攻破“卡脖子”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

(三)持续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一是鼓励高校深入思考,提前谋划,将科学研究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需求、融入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通过打造科研、人才培养、产业三者之间互动互进、相融相长的良好生态,打造产教融合创新发展试验区。加速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和大创谷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建设,切实将科学研究融入川渝两地产业发展需求,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科研、人才培养、产业”三者互动互进、相融相长的良好生态。二是全力支持金凤实验室设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鼓励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共同打造培养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示范平台,实现产、学、研良性互动,为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撑。三是支持高校与行业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相互协同,积极推动前端创新供给和终端市场需求直接互动,提高产学研用协同合作效率、打造创新发展新优势的现实途径。四是优化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重构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生态。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步最后一步,鼓励高校设立概念验证中心,建立科研成果概念验证体系,推动产学研用各方共同分担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孵化阶段的早期风险;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完善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服务体系,持续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上下紧密衔接的孵化熟化平台

(四)持续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一是探索以科研成果转化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加强知识和技术的经济和市场价值评估,制定以专利等知识产权转化为导向的管理和考核标准。落实转化前、转化中、转化后的审批、奖励政策,将成果转化纳入科研考评、职称评定等范围,充分激活科研人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二是研究出台《关于深化高校科研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鼓励高校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制定尽职免责容错纠错办法、对科研型教师实行分类考核管理等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流程、简化工作手续,努力解决高校“不敢转”、科研人员“不愿转”的问题。三在市级层面,进一步探索和试点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鼓励与发达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四是鼓励高校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赋予高校和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探索将职务科技成果不纳入国有资产管理,职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形成的国有股权不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考核范围。

(五)持续提升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一是明确市场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决定性作用。要求高校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了解技术转移和扩散的市场机制,产出符合实际需求的高水平适切性科研成果。二是在市级层面新建、优化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服务、中介,支持高校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培育高层次技术经理人队伍,缩小高校成果与商业化之间的鸿沟,突破高校技术转移传统管理方式的瓶颈,促进高校科教资源在渝转化。三是加大科技成果发布力度,加速高校科技成果与产业对接。利用“大创谷”平台主办重庆市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聚焦市内主要产业发展,组织高校创新力量和企业先创对接洽谈、意向签约。四是鼓励企业和高校积极对接,企业为高校提供共享性技术平台,高校为企业提供“订单式”人才,形成新的人才培养和供给模式,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六)持续完善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功能。健全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引进和组建专业机构进行运营管理,推动龙头骨干企业和大型科研院所入驻,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先进技术、高端人才、设施设备、市场渠道等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深入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支持试点高校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释放高校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潜力。完善高校周边技术转移、检验检测、中试熟化等专业服务,引进国内外知名创投机构,建立全链条创投体系,完善教育、医疗、交通、文娱等配套服务,营造优质创业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教委继续支持重庆师范大学与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环重庆师范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

(七)持续鼓励高校师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赛事活动。建立全市分层次分类别的“双创”活动体系,打造“双创”活动品牌。支持相关区域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方法大赛等国家级品牌赛事在重庆赛区的有关活动,推荐高校师生优质项目参加全国行业总决赛,对接全国优质创新资源。举办全市性高峰论坛、学术研讨、成果展览等重大活动,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科技计划项目成果对接活动,鼓励高校师生积极参与,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鼓励各类创新主体举办创业沙龙、项目路演、主题论坛、创业培训等专业化特色活动,营造全市创新创业浓厚氛围,激发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热情。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25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