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171号提案的复函
九三学社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做实科普急救知识进中小学校园的建议》(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171号提案)收悉。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关心。经会同市红十字会、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急救知识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教育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市教委、市红十字会、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学校应急救护工作,切实加强大中小学生突发安全事件应急知识和急救技能教育。一是扎实推进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行动。根据《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结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将应急救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小学阶段,重点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避险知识科普宣教,树立敬畏生命、关爱他人理念;中学阶段,掌握基本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养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能力,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体育与健康、生物学等学科课程中有机融入相关内容。严格落实健康教育课时,每两周一课时,在体育与健康课时中统筹安排。二是编印健康教育教材和基础实用教案集。市教委组织专家编印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教材和《重庆市小学健康教育基础实用教案集》《重庆市中学健康教育基础实用教案集》,将“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骨折的救护”“常见外伤及现场救护”“中暑的预防与急救”“毒物中毒的预防与急救”“溺水的预防与急救”“常见运动损伤”等有关应急救护内容,纳入小学、初中、高中健康教育课的重要内容。三是深入开展青少年急救知识宣传教育。按照《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方案》要求,积极推进安全宣传进学校工作,推动安全教育内容落实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班级活动中,提升学生和教职工安全意识。在“9·11”世界急救日前后,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督促指导各区县教育部门和学校利用新旧媒体,广泛宣传急救知识和技能,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提升青少年应急避险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四是开展骨干校医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利用市培项目,持续实施“百、千、万”行动。每年滚动培养“百”名区县教委、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相关负责人、学校校长,让关键岗位同志提高认识、开拓视野,初步掌握救护知识与技能;对全市“千”名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卫生专干、中小学骨干校医开展专项培训,使学员能够初步胜任救护员任务;指导参加市培项目的人员,每人带领10名以上班主任,全市覆盖1万个班级,逐步提升校园应急救护能力。五是成功举办校医基本功大赛。市教委、市红十字会密切协作,举办了“重庆市2021年校医基本功大赛”,通过理论考试和单人心肺复苏、外伤出血包扎、开放性骨折急救技能展示,对校医进行基础知识检验、急救技能检阅,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专业队伍建设。六是统筹推进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建设。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市教委坚持以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为重点,以提高校园应急救护能力为目标,通过实地考察、资料审核等方式,遴选出西南大学等8所大中学校(含中职校)推荐至教育部,成为“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深入开展学校急救知识普及、急救设施配备、急救技能培训等工作。七是积极推动红十字救护培训进校园。督促指导各中小学将应急救护培训师资、器材等必要的工作经费列入兜底性预算;各高校把师生应急救护培训所需经费列入兜底性预算。各区县教育部门和高校主动协调对接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和红十字会给予专业支持,保障学生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素质教育工作的推进。2021年,市、区(县)两级红十字会共进校园开展急救知识技能培训400余场,培训10万余名师生。
根据建议,结合教育系统工作实际,我们将会同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在做好应急救护常态化教育与培训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校园救护能力提升行动。一是建立市级培训基地。在重庆市首批全国急救教育8所试点学校中,推选出西大附中、文理学院作为市级学校急救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市教委将统筹多方资源,完善标准化救护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开展急救教育课题研究和急救教育师资培训,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急救教育经验做法,切实强化学校急救教育。二是建设“博爱校医室”。会同市红十字会,积极推进“博爱校医室”援建项目,加大设施设备投入,在8所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建设“博爱校医室”,开展校医和健康教育师培训、学生健康体检和疾病筛查、健康教育及红十字急救等课程,提升青少年儿童健康素养,推进健康、和谐、平安校园建设。三是实施教职工应急救护普及行动。会同市红十字会、市卫生健康委建立健全应急救护师资培训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救护师资培训取证工作。拟每年举办8—10期培训班,每期48学时,对50余名校医、体育教师、班主任等重点教职员工进行课堂讲授、实操练习、场景模拟练习等方法,使学员了解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经试讲实习、考核合格,颁发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师资证书》,使学员能够初步胜任救护员的培训任务,为市内学校、区县提供培训服务,切实提高校园意外伤害现场施救能力。力争到2030年,中小学教职员工接受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合格的师生比例不少于1∶50。四是推进应急救护保障促进行动。会同市红十字会依法依规建好管好用好“AED救在你身边”专项基金,规范专项资金使用,逐年向区县学校落地项目。督促各区县教育部门和高校将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有500名以上学生且医疗急救专业人员在 5 分钟内无法到达该学校的,分批配备AED。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2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