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复函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804M/2022-00183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教育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教委
[ 成文日期 ] 2022-09-08 [ 发布日期 ] 2022-09-08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509号提案的复函

樊能洪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切实减轻教师负担的提案》(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509号)提案收悉。衷心感谢您对教师工作的关心。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战略任务工作,十分关心和切实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为广大中小学教师聚焦主业筑起坚实“保护墙”,进一步调动了广大中小学教师深耕讲堂、潜心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出台《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并将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纳入区县政府履职评价的重要内容。2021年,市委改革领导小组将“深化中小学教师减负改革,推动教师轻装上阵育人才”列为全市30个市级重大改革项目之一,全力推动教师减负出成效。

您提出的《关于切实减轻教师负担的提案》,正是我委2021年的重要工作之一,重庆市教委和全市教育系统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要求,扎实开展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通过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系统推进、综合治理,教师减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在“减少各类进校园活动”方面

一是凝聚共识实现联合。强化教师减负工作宣传,召开全市“深化中小学教师减负改革,推动教师轻装上阵育人才”经验总结复制推广现场会。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凝聚教师减负共识,构建起了党委政府主导、教育部门主抓、相关部门主动、学校教师主体的“四位一体”工作格局。二是强化统筹推动整合。对各类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统一由教育部门严格按照程序统筹安排,有效减少外部事务对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让学校集中精力办学,让教师安安静静教书育人。2021年,全市各区县通过整合清理,共减少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262项,减少比例达52.4%2022年,我们还将与市级有关部门加强联动统筹协调,持续整合清理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

二、在“减少形式主义的检查和评估”方面

一是减少督查检查评比事项。对照减负清单要求,在精准调研摸排基础上,通过取消、合并等方式,2021年全市各区县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减少比例达50%以上。二是减轻报表填写任务。通过严格统筹安排、强化数据共享、提升信息化水平等方式,大幅压减了报表填写次数。2021年全市各区县共取消由中小学校和教师填写的统计报表246项,减少比例达27.6%。三是规范抽调借用教师数量。坚持“四严禁一严肃”原则,即严禁教育部门及其他非教学单位占用教职工编制,严禁长期借调、借用中小学教职工,严禁公办学校在编教师到民办学校任教,严禁长期空编和有编不补、编外用人,严肃查处中小学教职工“吃空饷”占用编制问题。

三、在“减少各类APP、公众号的下载和关注”方面

《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明确要求,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由同级教育部门统筹开展,同类事项合并进行,不得层层加码扩大范围增加环节延长时间。不得简单以留痕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标准,不得以微信群”“QQ”“钉钉群等工作群和政务APP(应用程序)上传工作场景截图录制视频等方式代替实际工作评价,不得工作刚安排就开展督查检查评比考核。2021教育系统合并撤销减少的各类工作群数量664个。

四、在“重视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建实施教师工作时间弹性制度”方面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要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保障学校课后服务时间和质量。各区县和学校在进一步体现人文关怀,大力推行“县管校聘”,科学规范教学管理,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切实解决教师的“忧心事”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和努力同时,我们还将加大对优秀教师表彰宣传,不断完善教师待遇保障,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推动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落细落实,将教师“减负”同“双减”政策紧密结合,将教师减负同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一区两群”的带动辐射作用,充分利用“智慧校园”“国培”市培”等方式持续开展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建设,深入推进教师教育课题研究,全面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用技术为教育教学赋能,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24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