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复函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804M/2022-00146 [ 发文字号 ] 渝教议函〔2021〕109号
[ 主题分类 ] 教育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教委
[ 成文日期 ] 2021-08-01 [ 发布日期 ] 2021-08-01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市第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第0163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杨晓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将重庆打造为“西部国际教育中心”的建议》(第0163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局、市医保局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建设西部国际教育中心的工作基础

近年来,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我市坚定不移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创新合作模式,推进重庆教育对外开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努力开创教育对外开放和中外人文交流新局面,为建设西部国际教育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华留学作为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其工作质量对于建设西部国际教育中心至关重要。我委坚持“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的来华留学工作方针,大力实施“留学重庆计划”,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教学与管理并重的工作体系,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主动、各界支持来华留学工作的良好发展态势,培养了一大批知华友华的国际人才。2019年,共有来自150个国家的10314名国际学生在渝学习;我市有2所高校被评为全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8所高校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接受院校,我市外国留学生多次荣获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全国总决赛一、二、三等奖。

(一)精准培养,发挥奖学金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国际人才培养与发展需求的契合度。

为吸引和鼓励国外优秀学生来渝留学,2007年,我委与市财政局联合设立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制定并发布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管理办法》,明确了奖学金的申请对象、申请条件、奖学金类别、资助标准及期限、奖学金申请途径、申请材料及时间、奖学金评审及录取、奖学金发放、管理和监督等内容。2017年,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打造“留学重庆”特色品牌,我市设立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丝路项目”,结合重庆产能优势和学校特色,为沿线国家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至今举办了29个专题研修班,培养培训34个国家730余名中高级管理人员及技术技能人才,为服务企业“走出去”、推进与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多所高校积极开展来华留学教育,设立校长奖学金,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设立企业奖学金,同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国际学生培养,不断拓宽国际学生奖学金的资金筹措渠道,已基本形成国家级、市级、校级和企业资助相结合的奖学金体系。

(二)规范管理,构建完整的来华留学政策链条,提升来华留学吸引力。

近年来,我市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来华留学招生、教学、管理、服务和就业的政策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链条。一是落实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第42号令《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会同市外办、市公安局出台了《重庆市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明确国际学生的招收和培养条件,也明确了学校和各部门的管理责任,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二是积极协调市公安局等部门,为国外学生来渝实习,为我市高校国际学生在华实习提供签证便利。三是落实人社部、外交部、教育部《关于允许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在华就业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配合市人力社保局,逐步打通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在渝就业创业渠道,提升来华留学吸引力。

(三)狠抓质量,推动来华留学内涵发展,打造“留学重庆”品牌。

来华留学随着教育对外开放一同进入提质增效的发展阶段。一是积极推广落实教育部印发的《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鼓励并支持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积极参加第三方行业协会认证工作,促进“管办评”分离,逐步建立激励、认证、评估、督查等质量保障机制。二是加大全英文授课课程建设力度。10门全英文课程入选教育部全英文授课品牌课程,25门课程入选重庆市全英文授课品牌课程。三是坚持推进教学及管理队伍建设。每年培训留管干部及专职辅导员300余人次;实施来华留学全英文授课教师海外和国内研修项目,每年培养培训近50人,为来华留学教育质量建设提供内生动力。

(四)厚植人脉,重视培育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的认同感,培育知华友华力量。

一方面以打造品牌活动为依托,增强国际学生对中国社会的融入感。近年来,多次承办教育部“留动中国—在华留学生阳光运动文化之旅”活动,举办重庆市教育国际文化节活动、“创业西部 留·在双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外国留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吸引了大批国际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广大国际学生走进农村、社区、扶贫一线,亲身感受中国的发展变化,取得积极社会反响,极大促进了国际学生对中国、对重庆的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做好生活配套,建设了2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遴选了一批接收国际学生的本地学校,为外籍人士随行子女入学提供便利;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强符合国际惯例的国际医疗保险与交通出行等配套建设。

二、推动西部国际教育中心建设的主要思路

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围绕建设西部国际教育中心和教育对外开放高地目标,我委将进一步汇聚一流资源、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参与全球治理,推动重庆教育国际合作朋友圈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能力持续增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努力实现全市教育更高水平开放、更高质量发展。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们将以推动来华留学提质增效为根本遵循,统筹推进“留学重庆”计划。一是优化来华留学奖学金体系,继续鼓励并支持高校创新来华留学招生宣传渠道,着力吸引更多世界优秀青年来渝学习,并稳步提高学历生占比。二是进一步提高国际学生教育质量,着力建设150个全英文授课专业、60门全英文授课品牌课程,培育一批来华留学教学名师,同时加强来华留学预科教育。三是规范和优化国际学生管理服务,逐步提高国际学生准入标准,完善国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建立来华留学生数据库,做好来华留学生校友和毕业生工作,指导高校落实国际学生勤工助学工作。四是定期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外国留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来华留学生就业创业供需见面会等活动,努力培养一大批亲华、友华,关注重庆、认可重庆的国际学生群体,充分发挥来华留学工作的作用和效益。五是聚焦“一带一路”共建共享,加大职业教育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力度,推进职教中国标准走出国门,实施好重庆市人民政府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丝路项目,培养培训一批沿线国家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技能人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1年4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