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复函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804M/2021-00081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教育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教委
[ 成文日期 ] 2021-08-03 [ 发布日期 ] 2021-08-03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0316号提案的复函

渝教提函〔202189

吴友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建议》(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0316号提案)收悉。经市财政局、市人才社保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在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是职教20确定的一项重要改革部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深化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途径。为扎实做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这两年随着国家要求的不断深入,积极开展了大量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共有92所院校47009名学生参加了81个证书试点,总体来看,“1+X”证书试点覆盖面不断拓宽,试点规模不断扩大,取得良好进展。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我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黄政主任和邓沁泉副主任亲自统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由高教处和职成教处分别牵头,政策法规处、人事处、财务处、师范处等相关处室共同对这项工作具体指导。委内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试点工作相关政策措施。为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分别成立了重庆市高职“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办公室(挂靠在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市中职“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办公室(挂靠市教科院职成所),两个办公室成为市教委推进此项工作的重要依托,发挥着轴心作用,全面协调推进各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二、加强工作统筹协调

我委注重收集试点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的政策盲点等,及时向教育部汇报各试点院校和培训评价组织工作推进情况及存在的困难,起到了上传下达、沟通协调的作用。同时积极加强工作研究,组织召开了“1+X”试点工作与教学改革工作研讨会和全市“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经验交流(视频)会,对试点工作中院校如何落实主体责任、经费使用管理政策、书证融通路径和方式、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与试点院校学分认定、X证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问题进行交流,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工作安排部署。

三、强化政策规范引导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是职教20中的重大改革举措,在推进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为积极稳妥推进此项工作,经充分调研,我委与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和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出台了《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对规范和稳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同时我们还注重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了对此项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不定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的抽查和监督。

四、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我市高度重视“1+X”证书试点工作,两年共安排专项奖补资金4550万,并及时拨付到各院校,对于单列的X证书师资培训项目,市财政共安排支持经费248万。同时要求试点院校除了要统筹财政拨款、学费等经费外,还要利用其他事业收入和社会资源等,加大对试点工作的投入,以保证X证书学生培训、考核颁证、教师培训、承担考核培训任务的教师绩效工资等试点相关费用支出正常开支需要。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作为一项改革创新的举措,经过近两年的试点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积极稳妥推进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学校的指导力度。要求学校把“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作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围绕我市经济产业发展需求,以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择优遴选行业、企业认可度高且符合本校专业特色的试点证书,进一步探索创新,在课证融通、书证融通上下功夫,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方式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深入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在试点工作中形成更多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同时支持试点院校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按程序通过主管部门向人力社保、财政部门申请适当核增绩效工资总量,对承担X证书考核培训任务的教师在绩效工资分配上按国家政策要求予以适当倾斜。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14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