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教提函〔2020〕147号
陈仕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来渝留学研究生招生及教育的建议》(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0666号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经与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来华留学工作现状
(一)来渝留学规模不断扩大。
2019年,我市高校接收长短期留学生首次突破一万人,达到10314人,较上年增长11.87%;生源国别达到150个,学历生5284人,占比51.23%,其中攻读研究生学位1536人,占学历生比例达29.07%。新增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等8所接收留学生院校,开展来华留学教育的高校数量达到34所。
(二)来渝留学师资队伍不断壮大。
我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重庆市高校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的意见》,指导高校充分用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设立的各类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发挥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的引领作用,结合实际新设了重庆市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师海外研修项目,继续实施重庆市卓越校长工程中新合作培养计划、特色专业骨干教师海外研修计划等市级公派出国留学项目,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2019年,我市各级各类公派出国留学规模达2007人,其中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总数达746人,位于西部前列;市级公派出国留学规模151人。公派出国留学人员主要来自高校,占比超过97%。
(三)来渝留学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聚焦学科专业建设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着力增加我市优质国际教育资源,促成与英国萨里大学签署举办重庆萨里大学合作备忘录,完成重庆大学辛辛那提联合学院等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申报工作,并鼓励高校引进各类创新资源,促进科研国际深度合作,截至目前,我市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达51个。我市高校有全英文授课专业100余个,全英文授课课程900余门,其中15门课程被评为“2019年重庆市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为了提升来渝留学生的生源质量和教育培养质量,促进来渝留学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不断提升留学重庆的国际影响力,结合您提出的建议,今后一段时期,我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在稳定招生规模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来渝留学生源质量。
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重要回信精神的通知》(教党〔2020〕27号)精神和要求,我委印发了《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来华留学管理工作的通知》(渝教外发〔2020〕8号),要求各高校把来渝留学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发展战略中进行统筹谋划,严格执行《重庆市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的各项要求,不盲目追求国际化指标和来渝留学生规模,鼓励学校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设立校级奖学金等方式,在稳定招生规模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来渝留学生源质量。同时,充分发挥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在招生、审核、考察、评估留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吸引、挖掘优质生源来渝留学。
(二)持续打造“留学重庆”品牌,创新来渝留学招生宣传渠道。
进一步完善“留学重庆国际推广服务平台”,整合我市已开展来华留学教育的相关高校资源,推广我市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努力实现网上申报、学校受理、数据统计、信息发布等功能,提高我市来华留学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及服务与管理水平。继续组织我市高校赴境外开展教育展,尤其是赴欧洲、北美地区,制作、派发《留学重庆》宣传画册,全面宣介和展示重庆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我市已在海外建立的53个孔子学院(课堂)资源,进一步发挥“重庆市孔子学院联盟”的作用,把海外孔子学院建设成为宣传重庆的窗口。
(三)建立健全来渝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升高层次学历留学生的培养质量。
根据《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教外〔2018〕50号)相关精神和要求,留学生教育应纳入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行统筹安排,在研究生学历留学生培养质量方面参照国内现有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监督体系进行,不断健全完善来渝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研究生层次学历留学生的培养教育应逐渐从“严进”向“严出”过渡,不断提升培养质量。同时继续加强对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培养质量的监督检查,将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对学位授予点合格评估、市级重点学科评选的重要指标,对评估不合格的限期整改,全面提升来渝留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四)建立健全留学生日常管理制度,推进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
持续健全完善来渝留学生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将来渝留学生纳入高校学生管理体系进行一体化管理,在教学、研究、生活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推进中外学生管理和服务的趋同化。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留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使留学生管理干部能够切实担负起留学生学习和生活指导、安全知识普及和提醒、思想引导、突发事件处理、中外学生融合、新环境融入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帮助留学生尽快熟悉和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完善市级部门协调机制,整合资源推进来渝留学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进一步发挥市教委、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市外办、市公安出入境管理局等市级部门的协同配合作用,共同做好留学生招生、签证及居留许可办理、实习实践、在渝就业创业等方面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继续高质量举办重庆英才大会、“百万英才兴重庆”系列活动,鼓励支持优秀留学生全职在渝工作并申报“重庆英才计划”,加大力度吸引留学生在渝就业创业,同时在落户、居留签证办理、项目申报等方面提供便利化服务,不断提升外籍人才服务保障工作。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0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