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复函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804M/2020-03380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教委
[ 成文日期 ] 2020-08-04 [ 发布日期 ] 2020-08-04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0828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渝教提函〔2020〕123号

李玉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开发乡村研学旅游产品的建议》(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0828号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经与市文化旅游委共同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您提出的精选研发主题,整合优质资源和创办自然教育学校等意见,对我们加强中小学研学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市教委高度重视中小学研学教育,统筹开展中小学研学教育、校外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采取一系列举措,不断规范中小学研学实践活动,指导各区县和学校丰富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中小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一、强化顶层设计,明确目标任务

近几年来,我市先后采取了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对中小学校外教育的统筹、指导和管理工作。一是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渝教基〔2014〕9号),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工作;联合发改、财政等10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渝教基发〔2017〕10号),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二是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的通知》(渝教基发〔2016〕33号)《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申报评估指南》(渝教基发〔2019〕9号)《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课程建设指南(试行)》(渝教基发〔2016〕31号)等文件,将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与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统筹推进。三是定期召开全市中小学深入推进研学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和安排了深入推进中小学研学教育的各项工作。

二、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基地建设

研学教育基地是开展研学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我市坚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整合各方资源,切实加强基地建设。一是切实抓好万州、铜梁、荣昌、巴南和南川等5个“国家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的建设,打造优质的中小学研学基地,5个基地里均有乡土研学实践的相关课程。二是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应用”的原则,大力倡导和鼓励社会、企业参与校外教育基地建设。2016年9月市教委启动市级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充分整合校外教育资源,以国家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为依托,坚持公益与普惠的原则,打造、命名和挂牌一批社会实践基地。全面建构“内容课程化、资源社会化、运作多样化、服务人性化”的开放型多元化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体系。目前,全市共有151家单位成为我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其中开设有农事教育课程的基地近80个。重庆南川金佛山景区(第二课堂科技营地)、乐其重庆农博园、合川友军生态农业基地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三、加强课程建设,促进内涵发展

中小学研学教育活动的开展,要实现育人功能,促进内涵发展,课程建设是核心。因此,我市十分重视研学旅行课程建设。一是出台《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课程建设指南》,指导学校、基地建立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引导对学校、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二是明确要求学校将中小学研学教育纳入学校育人的总体内容。建立起具有学校特色的研学教育课程体系,学校根据区域优势和特点,结合学生年龄认知水平,构建学生参与研学教育培养需求方案。大足区双桥实验小学实施科普双创种植课程,大足区长田小学、梁平区云龙中学、开州区南雅镇书香中心小学、开州区白泉希望小学等学校都有农耕文化课程和陈列室,云阳县有开设陶艺、土家织棉、手工纺织课程。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通过建设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来引领农事教育课程发展。目前,全市有20所普通高中立项建设了与农事教育相关的精品选修课程,市级财政给予每门课程3万元的经费支持,同时要求区县财政和学校实行安排配套经费。如重庆巴蜀中学立项建设了《餐桌上的科学》精品选修课程,秀山高级中学立项建设了《农业农村问题的调查与实践》精品选修课程。三是明确要求基地将课程建设作为基地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形成具有研学教育基地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活动课程。

四、实施示范引领,推进研学旅行

我市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研学旅行实验区单位”,也是唯一一个在全域范围开展研学旅行的省市。一是搭建了全市研学旅行基地服务网络,实现研学与旅行结合,精心打造适合不同区域学校、不同年段学生开展研学旅行的精品线路20余条。二是确定了12个区县为“中小学研学旅行实验区”、200所学校为实验学校,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实验工作,在运行管理、协同配合、安全保障、经费保障、科学评价机制等方面开展探索和实践。三是开展中小学研学旅行先进区县先进学校及优秀成果评选活动,评选出中小学研学旅行先进区县8个、先进学校45所、优秀成果143项。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市文化旅游委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乡村研学工作。一是指导相关企业利用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动物植物、民俗文化、地方特色等资源设计研发系列教育旅游产品,让青少年亲近大自然,体验乡村生活方式,开阔眼界,带动更多社会关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二是围绕“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着力打好文旅“乡村牌”,把发展文化旅游与教育、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大力培育乡村旅游品牌。三是指导学校、研学旅行目的地和研学旅行基地进一步挖掘研学旅行资源,深化打造主题品牌,扩大对中小学生的政策优惠,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切实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安全保障,不断提升研学旅行的品牌认知度。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0年5月2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微博

"六稳""六保"
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