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0865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渝教提函〔2020〕89号
张媛委员:
您提出的《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保障国家奖助学金资助政策落到实处》(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0865号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目前工作情况
学生资助作为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是脱贫攻坚、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举措,市教委全面落实各类学生资助政策。
(一)关于资助资金预算安排。自2007年以来,我市在国家奖助学金分配上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向国家最需要的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以及师范类专业倾斜,其中农林水地矿油核专业国家助学金覆盖面为40%,师范类专业国家助学金覆盖面为33%;考虑到不同地区学校生源特点,国家助学金资助名额向万州、黔江、涪陵等贫困地区高校学生重点倾斜。同时,考虑到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源较多等因素,从2019年起,将高职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覆盖面由3%提高到3.3%,将高职学生国家助学金覆盖面由28%提高到30.8%。
(二)关于审计与检查。一是审计监督。市教委以“1+1”模式(1个高级财务专家+1个会计事务所),每年组织对10个左右公办高校和27年民办高校进行直接审计,实行重点审计项目清单管理,其中学生资助作为审计清单重点事项,审计组要对审计清单事项进行审计并出具意见。开发了审计问题整改跟踪系统,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信息模块化管理,纳入系统跟踪整改。同时,全市每年下发的教育审计工作要点中,明确要求区县、学校内审部门将学生资助纳入审计清单作为重点事项审计。二是监督检查。根据工作需要组织专项监督检查,我市2016年、2019年两次组织对63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进行全覆盖专项监督检查,2017—2018年对所有区县学生资助工作进行全覆盖专项监督检查,2019年开展了大学生资助专项整治,市纪委监委也全程参与监督。
(三)关于精准识别。一是修订认定办法。2019年,市教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扶贫办、市民政局、市残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七部门联合制定了《重庆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渝教财发〔2019〕10号),健全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识别动态管理机制。二是信息比对共享。市教委定期从市扶贫办、市民政局、市残联等部门获取农村建档立卡、城乡低保、孤儿、特困供养、残疾等人口数据,比对全市大、中、小、幼各教育阶段学生学籍形成特殊困难学生群体数据库,学校结合学生申请、全国学生资助管理系统下发特殊困难学生群体数据等情况,进一步完善确定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库。此库作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助资金发放跟踪的基础库,确保精准资助。
(四)关于信息化管理。一是管理系统应用。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发使用了“全国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为适应我市学生资助管理的需要,市教委开发启用了“重庆市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基础库,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情况、资助情况等进行信息化管理。二是高校学生资助统一发放。2018年9月1日开发上线“重庆籍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学费资助管理系统”,2019年9月1日上线“重庆市高校资助资金统一发放平台”,建立市属高校资助统一时间统一标准发放制度,实现了全程透明可追溯,申请、审核、发放、到账全程透明可视、可查、可追,切实解决大学生资助发放不及时、标准不统一等问题。2019年11月8日,全市实现63所市属高校大学资助资金按月统一时间统一发放,当期发放国家助学金23.2万人、资助资金2.2亿元;2019年12月10日完成2019年秋季学期全部国家奖助学金发放,发放国家奖助学金27.9万人次、资助资金3.97亿元;2020年3月10日,发放3月份国家助学金23.5万人、资助资金8736.52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推进精准预算。我们将继续按照精准资助工作要求,资助名额向农、林、水、地、矿、油、核以及师范等学科专业倾斜,将“重庆市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资助数据作为资助预算依据之一,根据特殊困难学生群体数据库中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分布情况,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的高校倾斜。
二是推进精准认定。继续定期比对教育、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人口数据,共享数据信息。指导各高校通过政府部门系统比对、高校学生消费数据、调查走访、大数据分析、同学评议等手段,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识别认定机制,资助比例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布情况分院系、分班确定,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动态调整机制,对不实申请行为进行约束并停发资助资金,对经济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资助资金的精准管理。
三是强化信息系统应用。进一步完善“重庆市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全面应用,实现所有学校、所有资助项目、所有资助信息100%纳入系统管理,提升学生资助系统数据质量,充分利用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加强学生资助尤其是特殊困难群体学生资助全过程动态追踪和监管。
四是持续加强监管。持续将学生资助作为教育审计清单重点事项,继续加大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审计、监督检查力度,努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五是推进资助育人。着眼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将学生资助与育才育人相结合,扶智与扶志相结合,指导高校深入开展感恩教育、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实践教育,推进诚信管理。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0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