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0460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渝教提函〔2019〕102号A
陈庆华委员:
您提出的《校园网络投票乱象亟需规范》(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0460号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经与市委网信办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先后转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紧急通知》(教基厅函〔2018〕77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教基厅函〔2018〕102号),并提出了我市的贯彻执行意见。明确要求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相关要求,加强校园APP使用特别是对校园投票的日常监管,凡是涉及商业链接和收费入口的一律停止使用,营造良好“互联网+教育”育人环境。
(一)开展全面检查。根据教育部和市教委的相关要求,全市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本辖区内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力量集中排查正在使用的学习类APP,及时清理违规APP和校园投票,建立排查管理台账。截至目前,我市已排查了62个中小学校正在使用的学习类APP及校园网络投票,对其中4个APP进行了清理并停止使用。
(二)建立备案审核制度。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建立了校园网络投票活动备案审核制度。按照“凡进必审”“谁选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双审查”责任制,做到严格把关,全程监管。对未审核和备案,未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同意的校园网络投票,一律禁止在校园内使用。
(三)建立日常监管制度。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健全了对学习类APP、微信公众号等涉及到校园网络投票的日常监管制度,通过常规巡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把依法严管变成工作常态,把管理责任变成制度性安排,着力规范开展校园网络投票活动。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尽管我市在规范校园网络投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还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取委员建议,聚焦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规范校园网络投票,增强校园各类评选活动的规范性和严肃性。进一步从观念上、制度上、行动上还基础教育一个风清气正、绿色健康的发展生态,为实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目标保驾护航。
(一)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校园网络投票活动走向规范
1.明确校园网络投票活动的申报条件。加强督促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深入研究校园评先选优网络投票活动适用的内容和范围,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坚持“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将“具有法理依据、有利于学校事业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校园网络投票活动的申报条件。
2.落实校园网络投票活动的审批制度。严格要求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健全校园网络投票活动审批制度。中小学校确需开展网络投票活动,须经当地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备案后方可实施。凡未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备案的校园网络投票活动,一律禁止开展。对于教育系统之外其他组织和个人针对在校师生所开展的类似活动,除有特别依据,如国家相关部门统一组织外,一般不倡导,不支持,不宣传。
3.加强校园网络投票活动的过程监管。市教委将联合市委网信办等相关部门,探索防止校园网络投票活动中出现各种拉票、刷票、买票等行为的技术手段。要求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明确校园网络投票活动监管责任人,负责日常监督和统一管理。不得给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摊派投票任务,增加师生和家长额外负担。一经发现与审查备案情况不符,须立即叫停,第一时间报告区(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学校、引导师生和家长立即退订相关业务,卸载APP,取消微信公众号,退出相关QQ群等。对无视规定要求,擅自开展校园网络投票活动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相关负责人予以严肃处分。
(二)营造良好环境,促进校园网络投票活动走向科学
1.加强宣传引导。利用各类媒体、校园主题活动等方式引导学校、家长及时转变观念,坚持科学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校园网络投票活动的价值,勇于“拒绝”参加没有意义的校园网络投票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公平竞争、作弊可耻的竞赛观念,自觉抵制不正当、无意义的校园网络投票活动。
2.科学评估结果运用。督促和指导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研判评估网络投票对于校园“评先选优”的价值和影响,坚持“不唯票、只唯实”,综合运用材料审核、陈述答辩、专家评议等多种方式,全面客观的开展先进典型培养和选树。要积极发挥网络的传播优势和辐射功能,科学使用各类校园网络平台,加强对先进事迹、典型人物、优秀案例的宣传推送,大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3.加强舆论监督。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探索完善丰富的举报渠道,提高社会各界对校园网络投票的关注度,强化社会监督,切实维护积极健康、和谐安宁的校园环境,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对于“校园网络投票”的问题,我委将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学习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做法和国内兄弟省市的有益经验,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为教育培养好下一代创造条件。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19年 5月13日